倒置式屋面名词解释


在屋面构造中,倒置式与正置式屋面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保温层的位置安排。

正置式屋面的基本结构:

从下往上观察,首先是钢筋混凝土底座,接下来是保温层兼作找坡,其上覆盖找平层,最后是外露式防水层。对于非外露屋顶,构造顺序相似,但会多一层隔离层和刚性保护层。

关于倒置式屋面的构造:

其外露部分自下而上依次为钢筋混凝土底座、找坡找平层、防水层,再其上为保温层,随后是隔离层及刚性保护层。在非外露屋面的情形中,这组构造之上还可以增设一层饰面层。

正置与倒置屋面的防水性能及其优劣:

正置式屋面的优点在于其传统性及成本效益。由于保温层位于防水层之下,对保温材料的要求不高,因此整体造价相对较低。其施工过程相对复杂,易受天气等因素影响,可能导致工期延误和使用寿命缩短,渗漏风险亦较高。

倒置式屋面的优点则体现在其结构简明及防水层的耐久性上。由于其结构相对简单,施工更为便捷。而且,由于防水层置于保温层之下,可有效避免外界紫外线等因素的,从而延长防水层的使用寿命。

倒置式屋面的造价相对较高,因为其对保温材料有更高要求。若保温性能不佳,也会影响其整体效果。

在实践应用中需注意的事项:

1. 对于正置式屋面,建议在柔性防水层上设置刚性保护层,并设置隔离层以防止两者间的相互干扰。需采取防滑措施确保安全。

2. 在倒置式屋面中,保温层上方应设置刚性保护层以增强其耐用性。

3. 对于种植屋面,建议采用倒置式构造。需根据植土厚度来确定是否进行找坡处理。

4. 为了确保防水层与结构层之间的有效粘结,应优先考虑采用结构找坡方式。应选择致密且吸水率低的找坡材料,以防止找坡层出现窜水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