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读书笔记400字
王楚然
越过崇山峻岭,穿过碧海蓝天,家书成为父子情感联系的纽带。“家书抵万金”,这里的每一封信不仅承载了对儿子生活和学习的教导,更是父母对远在他乡求学的孩子深深的思念之情。《傅雷家书》收录了傅雷先生从1954年至1966年8月间的186封书信,他通过书信关心教育儿子,传递着智慧与鼓舞。字里行间流露出父亲对儿子的深沉挚爱与殷切期望,同时也展现了傅雷一家的生活状态和他们对待艺术、生活以及人生的态度。
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傅雷夫妇不仅关注傅聪在音乐领域的成就,更加注重他的人格发展。他们对傅聪抱有极高的期望,希望他能在艺术和人生的道路上都取得杰出的成就。他们通过分享自己的生活感受,用书信的方式让傅聪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傅雷夫妇还结合自身经历和人生经验,以现身说法的形式,教导儿子如何待人接物、做事严谨、礼仪得体。在遇到困难时,要不气馁;在获得大奖时,不骄傲。他们强调和的荣誉感,追求艺术和人格的尊严,致力于培养一个“德艺双馨、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书中经常提到傅聪每天要花费数小时练习钢琴,甚至练到手部受伤。傅聪的音乐天赋令人赞叹,他的努力和天赋成就了他的非凡。这不禁让我们思考:若我们想要实现目标,除了天赋之外,努力是必不可少的。作为普通人,我们或许无傅聪那样每天进行高强度的练习数小时,但只要我们每天坚持抽出时间去做事,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傅雷坚信自己的教育方式虽不完美,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做人永远是第一位的,其次是成为艺术家、音乐家、钢琴家等。他通过长时间写信给儿子,不仅仅是空谈,而是有着多种目的:讨论艺术和音乐、激发年轻人的感想、传布新鲜养料给其他青年、训练儿子的文笔和思想、随时随处作为警钟提醒他。他作为父亲,更希望成为儿子的影子,随时随地帮助和保护他,同时又不会让他对这个影子感到厌烦。
在傅雷与儿子的读书时光中,我们明白对待生活要永远保持追求的心,因为人生的追求无非是完美,而完美却总是如镜中花、水中月般可望而不可及。对待学习则要永远保持谦虚的心,比如傅雷对儿子的:过分的赞美并没有让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傅雷家书》的价值不仅限于傅雷家庭内部,它对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力,引导青年人积极生活、谦虚学习,成长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