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工作规划范文


在火热的秋招季节,上海财经大学学院为研究生们精心策划了一场生涯规划课程。来自不同领域的优秀校友以自身经验,分享了关于深造读博、就业心路等方面的见解与建议,为研究生们的未来规划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毕业生康怡清分享道,面试时给考官留下自信大方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深入了解应聘学校的文化、教学理念以及岗位需求。这一观点引发了广泛的共鸣。

如今,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学生认识到“谋事在先”的重要性。如何引导学生明确自我认知、明确职业方向,做好知识、技能、素养的准备?各地各校正在积极探索,通过系统化的课程、丰富的活动、精准化的咨询,切实帮助学生做好生涯规划。

“职业体验周”、“简历加油站”等活动的开展,让生涯规划教育变得活泼生动。在北京理工大学睿信书院,一场特别的“生涯读书会”正在进行,教师们带领学生们品读《做自己,还是做罐头》等经典书籍,通过深度交流,帮助学生收获满满。

为了吸引更多学子参与,生涯规划教育活动不再是一板一眼地讲解概念、大谈道理。西安交通大学连续八年举办的“大学生职业生涯体验周”活动,通过富有趣味的方式引导大学生探索未来职业生涯。活动包括‘穿越职场大迷宫’、‘简历加油站’、‘面试剧本杀’等多个板块,让学生们在游戏中了解生涯规划理论,探索职业目标和发展路径。

打开思路,增强本领,各高校正努力为学生“谋事在先”提供支持。北理工的徐特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田明雨表示,通过参与‘生涯读书会’等活动,他打开了思路,认识到‘技术范’的工作也有展现沟通、团队合作等优势的机会。

在这所学校,生涯教育活动不仅进书院社区、进宿舍,还为学生提供“一对一”个体咨询、朋辈辅导和“摆渡学堂”系列职涯辅导活动。学校还开设多门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供学生选择。

面对就业领域的结构性矛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尤为重要。天津市教委学生处杨明表示,通过市级统筹设计,近千场就业观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形成合理的职业判断与自我定位。

对于学生如何提升生涯规划的系统性、可行性和针对性,西安交通大学的学生就业指导中心郑旭红提出建议:一是提高认识、尽早行动;二是脚踏实地、学以致用;三是勇担使命、志在四方。这些建议旨在帮助学生规划出切实可行的、实现个人价值的职业发展道路。

聚焦难点,拓宽渠道,满足学生职业探索多样化需求。当前高校生涯教育存在的短板包括起步较晚、缺乏系统连贯性、实践习偏少等。为了适应学生对前期规划、职业探索的更多需求,应加强大中小学生涯规划一体化教育。

记者注意到,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的校赛日前已经在多地拉开序幕。无论是本科低、中、高年级学生还是研究生都可以参加比赛的成长赛道和就业赛道,展示求职素质与风采。

天津将把职业规划大赛拓展到高中阶段,并通过多种方式提供生涯规划指导。包括通过公众号和网络思政名师工作室发布指导文章和视频等。

(记者 周世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