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元宝值多少钱


光绪元宝货币简介

光绪元宝,为清朝光绪年间通行的法定货币之一。该货币的铸造始于两广总督张之洞引进英国铸币机器,此后,各省纷纷效仿。总计有十九个省局参与铸造,除户部外,各地方省局所铸钱币,其正面上方均镌刻有该省名称。这十九个省局分别为:

1. 户部;2. 北洋;3. 吉林;4. 奉天;5. 清江;6. 浙江;7. 江南;8. 广东;9. 山东;10. 福建;11. 湖南;12. 湖北;13. 四川;14. 江西;15. 河南;16. 安徽;17. 广西;18. 新疆;以及19. 黑龙江。

光绪元宝主要分为银元和铜元两大类。

银元详述

银币光绪元宝自18开始发行,至1907年停止。其正常成色含银量在89%-90%之间。币面设计精细,铭文丰富。币正面铸有楷体“XX省造”或“造币总厂”,底部标明货币价值,如“库平七钱二分”字样。中间则为“光绪元宝”四字,中心位置为满文“光绪元宝”字样。背面外圈顶部以小字号英文标注“XX省造”或“造币总厂”,底部为英文货币价值,内圈中心则饰有精美的蟠龙图案,展现出独特的风貌。

铜元发展史

清朝末年,随着铜价大幅上涨,民间商人为求取暴利,常有毁铜钱融化为铜出售的情况,导致市面上铜钱短缺,小额货币流通受阻。广东因停止铸造制钱,制钱日渐缺乏,更显小额货币流通之不便。为解决此问题,广东开始引进香港的机器制造铜元,随后福建、江苏、四川等省亦开始仿铸铜元。此后的数十年间,铜元被大量制造,至今仍有大量铜币存世。

各局造币展示

户部造、北洋造、广东造等各局所铸的光绪元宝,均有其独特的正背面设计及价值标注。无论是银元还是铜元,各局所铸之币均品相精致,图案风格独特,展现出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附列展示图例包括不同面值、不同省局的光绪元宝银元与铜元,供人鉴赏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