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朗读


我家后园宽广,传说中的百草园便坐落在此。如今它已易主,与朱文公的后代为邻,自那最后一次探访至今,已逾七八年。园中似乎只生长着一些野草,但那时的它,却是我心中的乐园。

园中景致自然不必细说,那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以及紫红的桑葚都让人流连忘返。鸣蝉在叶间长吟,黄蜂在菜花上休憩,而云雀则突然从草丛间直飞向云霄。单单是那周围的泥墙根一带,便有着无穷无尽的趣味。

翻开断砖,有时会遇到蜈蚣及。蜥蜴与木莲的果实、何首乌的块根更是园中的常客。何首乌的块根传说中有人形,食用可成仙,我常会情不自禁地拔起它来。也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未见过如人形般的块根。

长草之处,我通常不敢前往,因为流传着一条巨大的赤练蛇潜藏园中的传说。

长妈妈曾向我讲述过一个古庙的夜晚故事。一位读书人夜晚在院子里纳凉时,突然有现身向他微笑。虽然他有些害怕,但始终无法抵挡那的魅力。一个老和尚告诉他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蛇”,能唤人名,夜间会来肉。虽然老和尚给了他一个防身的盒子,但他仍心有余悸。

尽管如此,冬天的百草园却别有一番。雪后,人们可以拍雪人、塑雪罗汉。尽管人迹罕至的荒园不适合这些活动,但捕鸟却是孩子们的最爱。只有积雪覆盖地面几天后,鸟雀们无处觅食时才是最佳时机。

我曾尝试用闰土的父亲所教的方法捕鸟,但我总是性急,捉到的鸟雀往往寥寥无几。闰土的父亲则能轻松捕获几十只鸟雀。

家中的长辈们最终决定将我送进书塾学习。具体原因我已无从得知,也许是拔何首乌毁了泥墙、或许是扔砖头伤到了邻家等种种原因之一吧。

书塾坐落在城中的一隅,一扇黑油竹门之后便是第三间书房。书央悬挂着一块匾额:“三味书屋”。匾下是一幅画着一只肥硕的梅花鹿的古树图。我们对着匾和鹿行礼后便开始了学习。

我的老师是一位高瘦的老人,须发花白并戴着一副大眼镜。我对他十分恭敬,因为我早已听闻他的渊博知识及品行。

当我询问老师关于“怪哉”虫的事情时,他似乎并不愿意回答我的问题。这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作为学生,有些问题是不应该问的。

在书塾的日子里,我的主要任务是读书、习字和对课。尽管老师最初对我十分严格,但后来他逐渐变得和善起来。随着我读书的增多和对课难度的提升,我逐渐掌握了更多的知识。

书塾后面也有一个小园子。虽然面积不大,但在这里也可以找到乐趣和快乐。

我在这里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也为我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基础。

时间流转至九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