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画杨桃课文


《画杨桃》是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材中一部引人深思的课文,它位于第五单元,作为第十三课的精彩内容。

这篇课文描述了一节图画课上的小插曲。在绘画杨桃的过程中,“我”根据自己独特的视角,将杨桃描绘成了五角星的形状,却遭到了同学们的奚落。在老师的细心引导下,大家领悟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从不同的视角观察杨桃,所得的结果截然不同。老师还借此机会教导学生们,当看到别人画出与众不同的杨桃时,不应立即发笑,而应考虑对方是从何种角度进行观察的。这种教育方式不仅适用于绘画领域,更可以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得以体现。

课文中详细描绘了人物间的对话、动作以及神态,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老师的神情从严肃转变为和颜悦色,话语简单易懂,充分展现了老师教育学生的耐心和理性。学生们起初的嘻嘻哈哈,对“我”的画作嗤之以鼻,认为将熟悉的杨桃画成五角星十分好笑;然而在了解真实情况后,他们的态度变得尴尬,反映了学生们的率直与天真。例如,“哈哈大笑”、“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以及“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这些描述从神态、动作和语言上展现了同学们对“我”的嘲笑。“好笑!”,“嘻嘻的笑声”突显了他们坚信“我”画错了的自信。

课文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显了人物认识和情感的变化。首先是老师和同学们之间的对比。当看到“我”画的杨桃时,同学们持嘲笑态度,而老师则细心观察,从“我”的座位角度去审视杨桃。其次是同学们前后态度的对比。一开始嘲笑“我”的画作,后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感到难为情。这种对比鲜明地展现了人物情感的变化。再者是老师神情的前后对比,老师的情感随着学生们认识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这个故事取材于儿童的真实生活,贴近儿童心理,内容鲜活有趣。语言生动活泼,通过平常的小事传达出深刻的哲理。学生阅读本文,不仅能够提升语言能力,更能够受到启发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