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项目的盈利模式


在“大话共享:真需求还是伪经济”主题沙龙上,同创伟业投资总监胡庆平深入剖析了共享经济的科学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他解释道,共享经济是指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基于陌生人之间进行的物品使用权临时转移的新型经济模式。此模式本质在于整合线下的闲散物品、劳动力和教育资源。

据数据显示,2016年共享经济市场规模已达39450,年增长率高达76.4%,预计未来将保持年均40%的增长速度。目前,共享经济已渗透到房屋、出行、家政、物流、知识技能和兴趣爱好等多个细分领域。胡庆平认为,若细分领域市场规模能够突破百亿大关,便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胡庆平进一步指出,共享经济发展的核心逻辑在于解决信息对称性问题。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享经济交易双方的信息对称性得到增强,从而提升了交易双方的信任程度,实现了共享经济的去中心化和去中介化。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共享充电宝领域。近来,这一领域异常火热,已有超过22家创业公司涉足其中,并吸引了包括BAT两大巨头在内的38家投资机构争相入局。在短短40天内,该领域就获得了11笔融资,总金额高达12,是2015年共享单车初期融资额的5倍之多。共享充电宝可根据形态分为桌面行业模式、小机柜商业模式和大机柜商业模式。对于市场上的主要玩家如来电、街电、小电等公司的市场潜力、盈利能力和未来发展路径,投资者表现出极大的关注。

从投资者的视角出发,胡庆平强调了四个关键点。首先是市场空间的大小及规模化盈利的可能性;其次是目标客户的消费习惯和替换意愿,这需仔细区分是营销刺激所导致还是真实消费需求的体现;第三是收支平衡点的确立及其实现时间;最后是团队实力,包括团队成员的背景经验、资源整合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这些都是决定企业能否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

胡庆平表示,对于投资者而言,创新是一种挑战,但在商业模式未得到充分验证之前,谨慎对待每一个决策是至关重要的。他强调,投资不仅是归纳和总结,更是一种对未来的探索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