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照花台歌词
在那个风云变幻的五十年代,我父亲的大学时光浸透着对京评梆曲的热爱。回忆儿时,家中总是回荡着老式收音机播放的戏曲旋律,父亲一边劳作,一边轻声哼唱。无论是传统京剧《锁麟囊》、《四郎探母》,还是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亦或是评剧《刘巧儿》、《花为媒》以及黄梅戏《天仙配》、《女驸马》,他都能信手拈来,娓娓道来。电视、VCD、DVD的普及,更让他对戏曲频道的热爱如痴如醉,他的随身物品中总少不了一摞他珍爱的戏曲。
我们兄妹四人却未能承继父亲对戏曲的这份挚爱,这让他时常感叹家中知音难觅。随着岁月的流逝,父亲六年前中风,语言能力丧失,听力逐渐衰退,行动也不再便捷,许多记忆也随之消逝。他的脸上常常布满忧愁,沉默寡言,在孤寂中慢慢老去。
至于我的女儿,她是当今时代的90后代表,生于一个全球化交织的时代。她吃着国际化的快餐,观看着异国文化的影视作品,聆听着多元的音乐风格。她曾追逐流行文化的潮流,前往城市观看偶像的演唱会,哼唱着时尚的流行乐章。
在七月的某个时刻,当她踏入雷先生的大连专场时,她的世界被彻底了。她首次领悟到大褂下的儒雅风范,首次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从此,她开始探索雷先生及其所代表的传统文化。太平歌词充斥着她的车里,她购票走进剧场,聆听评剧、京剧等传统艺术的韵律。
在十一长假期间,她坐在我那位曾经热爱戏曲的父亲身旁,一连串地唱起了《锁麟囊》、《夸月娥》、《照花台》、《送情郎》。从最初的错愕到惊讶再到感动,最后是内心的欣慰。虽然父亲无法言语,但他的眼神和微笑却传达了深深的共鸣与理解。
我见证了父亲眼中泛起的泪光和他逐渐舒展的微笑。这让我心酸又欣慰——心酸的是若父亲再年轻十岁,必能亲身体验这传统文化复兴的盛世;欣慰的是在他有生之年,我们家人终于能与他共享这份对戏曲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