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和弦伴奏万能公式
钢琴简谱和弦的编配,我曾翻阅过一些资料,它们大多遵循曲子的原调进行编配,这自然没错。但在我看来,似乎有些偏离了原本的创意思路。
以图1的G调谱子为例。当我们面对一首G调的歌曲时,常规操作是按照G调来编配和弦。我却采用了一种不同的方式来处理。我首先更改了调号,将1=C,如图2所示。
在C调的谱子上,我们依然沿用大家熟悉的旋律首音法来编配和弦。简单来说,就是看小节中第一个音是什么,然后以此音为根音构建和弦。这样的编配结果如图3所示。
随后,我们在弹奏时,以1=G进行变调弹奏即可。如图4所述,调号显示为1=G的旋律在弹奏时,我们可以根据C调的思维方式,同步地用C和弦弹奏左侧的绿色部分。然而在实际中,我们不必标示G和弦的572部分,因为我们可以通过G调指法轻松实现弹奏。这样的操作方法在8月8日的头条文章中我们已经探讨过。
在这里我们也许会想,为何不直接用1=G调的谱子标明和弦呢?确实如此,如果我们在标示上更进一步地明确出来的话会是这样的,如图5所示。
对于G调的谱子,我建议的编配方式更为简化,只需标示两个小节即可。即便只标注了G和弦(即572),在实际演奏时也更为顺手。当右手弹奏音符时,左手直接配合即可。这里或许存在一些选择问题,即是否应更注重和弦的精确性还是演奏的便捷性?
我个人更倾向于C调的谱子编配方式。正如图4所展示的那样,在右手弹奏音符的左手能够同步进行弹奏和弦,使两者在音乐表达上保持同步性。这样的操作可能对某些人来说会有些不习惯,但实际上一旦习惯就会感觉简单易懂。现在让我们再次简单梳理一下这个过程。
无论遇到何种调号的谱子,我们都可以先将其转化为C调进行编配;按照C调的方式编配和弦,无论是使用旋律首音法还是其他个人习惯的方法;通过变调的方式在钢琴上进行演奏。这种方法的实质在于使用C调的和弦谱作为基础进行变调演奏。在我看来,C调的和弦谱更容易理解并编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