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山车为什么会有失重感


国庆黄金周,有些朋友选择踏上旅程,涌入热闹非凡的主题公园,或许花费了一两天的时间在这拥挤之中度过一个假期。在漫长排队后,体验一把短暂而刺激的过山车之旅。过山车缓缓启动,逐渐加速,身体开始轻抖,心跳加速,仿佛悬挂于悬崖之上。伴随着令人窒息的感觉,尖回荡在空气之中。为何我们要对自己如此“狠心”,选择体验这种惊心动魄的旅程呢?

过山车的魅力似乎与追求刺激紧密相连。无论是蹦极还是跳伞,都能为我们带来强烈的身体体验,但过山车似乎更胜一筹。有人将其归结为对速度的热爱,但追求刺激与速度之间的联系并非绝对。比如超速驾驶,更多的时候可能是出于赶时间的需要,而非追求刺激。

过山车的真正魅力在于它所引发的内在恐惧感,如同恐怖电影一般引人入胜。面对恐惧,身体产生应激反应,肾上腺素释放,导致心跳加速、呼吸变快,血糖水平上升。研究数据显示,乘坐过山车时的心率会迅速上升。经历过山车的惊险刺激后,我们会感受到压力的释放,幸福感飙升,清醒且充满愉悦感。这一切与血液中的内啡肽水平升高有关。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中,如主题公园里的过山车,我们可以体验激素变化带来的。

我们对过山车的热衷也与我们所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自工业以来,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质财富日益丰富。我们生活在一个温和、安全的社会中,远离了原始的风险挑战。我们仍然需要一种与原始本能相联系的方式,主题公园的过山车以及其他刺激性项目正是实现这一需求的重要途径。在安全的环境下,通过人为的方式释放肾上腺素,感受动物本能的自我。虽然主题公园的游玩需要花费时间和金钱,但与昂贵的冒险活动相比,过山车的刺激体验与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感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但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每个人都享受过山车的刺激。有些人可能会感到焦虑和恐惧,无法从中找到乐趣。寻求刺激的行为或许与大脑化学物质的个体差异有关。多巴胺水平较高的人可能更容易产生寻求刺激的感觉。随着年纪的增长,对刺激性活动的兴趣可能会逐渐减弱。

我们喜欢过山车是因为它带来的速度感、克服恐惧的勇气以及激发出的动物本能。通过一种既安全又经济的方式,我们能够体验激素剧烈变化带来的快乐、幸福和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