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晒喷雾为什么会着火
炎炎夏日,阳光炽烈,紫外线辐射强烈,车辆停放在户外仅仅片刻,车内温度便会迅速上升。近期,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防晒喷雾和降温剂来抵御酷暑。消防部门通过实验发现,这些看似便捷的夏日防晒降温产品,实际上隐藏着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火灾。
前不久,淮安市淮阴区徐溜镇发生了一起车辆爆燃。这场的威力巨大,导致车内的两人遭受超过15%体表面积的烧伤,车体也严重损毁。经过火灾调查,原因是车内人员使用了降温剂,每次喷洒时间长达5秒,随后其中一人点燃,从而触发了爆燃。
在某一购物网站,我注意到了这款引发的降温剂。商家的广告宣传语如“1秒降温无需等待”、“零危害”等十分吸引人。在页面的最下方,却明确注明了使用注意事项:本品不可存放在火源处,避免长时间太阳暴晒。
针对这一情况,淮安消防部门进行了一项实验。尽管从罐体中的气体感觉十分凉爽,但一旦遇到明火,便会立即燃起长达30厘米的火舌。消防队员实测,按住瓶口按钮不松,火苗会持续燃烧。淮安市消防救援支队消防员金哲介绍称,降温剂、冷却剂等物品内部含有大量易燃易爆气体,一旦遇到明火源或点火源,便会引发爆燃,这也是导致火灾发生的原因。
夏天,许多女性外出时会使用防晒产品,而防晒喷雾因其使用的便捷性备受欢迎。连云港消防部门通过实验发现,防晒喷雾也存在潜在危险。消防员模拟皮肤进行试验,将防晒喷雾喷洒在鸡腿上,仅过5秒,当点火器点火时,鸡腿便燃烧起来,伴随着滋滋的声响。10秒后火焰自行熄灭,但鸡腿表面已被烧得焦黄。消防员强调,如果这发生在皮肤上,后果将不堪设想。
连云港市灌云县长安路消防救援站副站长雷李俊指出,市面上常用的防晒喷雾成分中含有变性乙醇及丁烷、异丁烷等可燃烷烃类物质。当这些物质大量涂抹在人皮肤上时,遇到明火便会燃烧。
消防部门在此提醒广大市民,夏季使用日常护理用品和化妆品时需格外小心。尤其是车内环境,不要放置空气清新剂、打火机、酒精消毒液等易燃易爆物品。在车内使用这些物品时更要避免接触到点火源,以防发生意外。建议市民在车内喷洒一些清水,也能达到降效果。我们必须警惕这些潜在的安全隐患,做到科学使用相关降温产品,确保夏季安全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