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底有很多像蜂巢
导语:专业养蜂者深知,无论是分蜂群还是野生蜂群,一旦找到落脚点或巢穴,它们都会成团并开始筑巢繁衍。每一处蜂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那就是在底部形成的空心蜂巢孔洞。这一现象在养蜂人中有着共同的认识。
蜂团底部的孔洞有何作用呢?有些养蜂者认为这是通风口,但事实上,这种观点并不准确。既然所有蜂团都有此特征,那么它的真正作用必然不简单。
接下来,我们将由养蜂专家为您详细解析蜂团底部孔洞的真实作用,为养蜂者提供参考意见。
一、为何称蜂团底部孔洞非用于通风?
采用传统方式养殖的蜂群,初期处于团状时同样拥有此类孔洞。大家都知道蜂箱内部并无风源,若蜂团底部的孔洞用于通风,那么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中,原先认为“孔洞用于通风”的说法就显得站不住脚了。
蜜蜂通常选择阴凉的上午进行分蜂并结团于凉爽的地方。如果蜂群需要通风,那么在蜂团的中间或上方开设孔洞岂不是更为合理?因此可以确定,蜂团底部的孔洞并非主要用于通风。
二、为何选择在底部开设孔洞?
既然已知底部孔洞并非全为通风所用,那么它到底有何作用呢?据长期观察与实践,我们发现底部孔洞至少具有以下三大功能。
1. 工蜂通行之道
许多人误以为蜂团底部的孔洞仅供蜂王使用,但实际上,这主要是为采集蜜粉源归来的工蜂提供的通行通道。因为蜂群的巢脾是从团状结构的内部顶端开始建造的,所以这个孔洞既便于工蜂快速进出工作,同时也为即将建造的巢脾预留了空间。
2. 内部保温之利
孔洞的设计除了作为工蜂的通行道路外,还对内部保温起到关键作用。当蜂团内部开始建造巢脾并储存蜂蜜花粉时,工蜂需要维持一个恒定的温度以利于蜂卵的正常发育。若将孔在蜂团的上方,热气容易从上方散失,不利于幼虫的健康成长。将孔洞设在底部有助于维持巢脾内恒温环境。
3. 稳固蜂团结构
除了上述两点外,底部孔洞的设计还能增强蜂团的稳固性。由于蜂团是由工蜂从上至下连结而成,若孔在上方,可能会导致上蜂失去连接,造成蜂团因受力不均而摇摆不定。将孔洞设在底部是蜜蜂保持结构稳定性的明智选择。
总结:蜂团底部的孔洞并非专为通风设计。除了对内部幼虫保温起到重要作用外,还是工蜂进出的主要通道。它的存在也确保了蜂团的稳固性。养蜂人在理解这些作用后,能更好地照顾和管理自己的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