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灵运山水诗代表作
南北朝时期,有一位博学多才、聪颖过人的大诗人,谢灵运。他不仅文章才情冠绝江南,而且在造诣上也颇具深度。谢灵运对游山玩水情有独钟,每至一处必赋诗抒怀,因此被誉为“山水诗派鼻祖”的美名。
谢灵运,名公义,字灵运。在他十八岁时袭爵康乐公,后人也称其为谢康乐。他的一生中,有一首著名的山水诗被后人传颂不已。
这首诗名为《登池上楼》,是谢灵运的杰作。诗中部分内容如下: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
诗中首句“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描绘了潜藏水底的龙和飞翔天际的鸿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情感与追求。而“幽”字和“远”字,不仅描绘了景色,更传递了诗人的心境。
谢灵运在422年被逐出京都后,在永嘉郡任太守。期间他饱受病痛折磨,直到第二年春天才逐渐恢复。当他病愈后登楼远眺,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诗篇。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感慨。
特别是“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这几句,生动地展现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这不仅仅是自然界的变革,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重生。在这生机勃勃的春色中,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并坚定了自己的操守。
整首诗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进退两难的境地、久病初愈的喜悦、对自然景色的细腻体察……这一切都构成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画卷。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春日的力量:它不仅使万物复苏,也使强者更加坚强,使静者更加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