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ad滴剂和鱼肝油的区别


从浩如烟海的广告开始频繁展示开始,我们国人仿佛被一股隐形的“补钙热”所笼罩,集体陷入了对宝宝缺钙的恐慌之中。昔日抢盐的场景再现,仿佛每个宝宝的必备品中必须有一瓶钙片,成为了时尚的标配。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深海鱼油粉墨登场,从阿拉斯加到大堡礁的纯净无污染海域,都被一一转化为晶莹剔透的胶囊,价格不菲却供不应求。

钙,作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营养元素,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同列

人类在长时间的与大自然的共存中,进化出了依靠均衡饮食即可获得足够营养的能力。尤其是年幼的孩子们,大自然对他们的呵护体现在奶中充足的钙质,为他们的骨骼健康成长提供了保障。保持均衡饮食完全能够满足我们身体对钙的需求。

维生素D却是一个例外

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发现鱼肝中富含维生素D,对于治疗佝偻病有着显著效果。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鱼肝油几乎成了维生素D的代名词。虽然现在维生素D的合成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因为长久以来的习惯,仍有很多人习惯性地将维生素D称作鱼肝油。

商家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商机,原本应该被淘汰的鱼肝油概念被重新包装,以进口、深海无污染等噱头吸引着父母的关注。而今,如何购买到一瓶包装精良的深海鱼肝油成为了父母们的话题焦点。但这种成分复杂的油品也可能导致过敏、重金属中毒等一系列问题。

实际上,我们需要的仅仅是足够的奶品、均衡的饮食和一瓶普通的维生素D滴剂。

全球儿科学界的共识

对于足月新生儿,从出生两周后开始,每天应补充4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直至两岁。除此之外,不推荐任何单一营养素的额外补充。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于某些特殊疾病患者如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或先天性喉软骨发育不良的患儿,以及绝妇女,钙剂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关于鱼肝油与维生素AD滴剂

鱼肝油是一种天然油脂,主要从鳕鱼、鲨鱼等深海鱼类肝脏中提炼,除了维生素D,还含有DHA、鱼油等成分。而维生素AD滴剂则是人工合成制剂,按照典标准生产,主要用于防治维生素A及D的缺乏症。

维生素D的作用与获取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对于宝宝的骨骼及免疫系统发育至关重要。当宝宝缺乏时会导致少儿佝偻病和成年人软骨病。除了通过食物如母乳或配方奶摄取外,还可以通过将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转变为活性形式的维生素D3。

但很多时候,单纯依靠自然阳光并不能满足宝宝对维生素D的需求。额外补充维生素D滴剂是必要的。

宝宝是否需要补充维生素D及剂量

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每天推荐补充的维生素D滴剂是400国际单位;而对于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则需要根据宝宝的每日奶量及奶粉中维生素D含量来决定是否需要额外补充。

宝宝如何获取足够的维生素A

根据居民膳食指南推荐,0-6月龄的宝宝每天需要300微克的维生素A摄入量。在正常情况下,均衡膳食和母乳或配方奶喂养可以满足宝宝对维生素A的需求。

然而过量补充也可能带来风险。因此对于是否需要额外补充以及具体剂量建议咨询专业人士或营养师。

总结

宝宝的营养补充应基于科学、均衡的原则。不要盲目追求单一营养素的过量补充,而是应该注重整体营养的平衡。对于任何营养补充剂的使用都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综上所述, 无需过度恐慌或盲目跟风, 保持理性, 科学育儿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