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德基柠乐为什么下架


最近,有网友发现在汕头著名打卡点“小公园”内,一款文创产品——印有“捏一个吉”的环保袋,引起了广泛关注。

很多广州人或外地游客可能对此感到困惑,猜测这句话是不是吉祥的祝福?这四个字其实是潮汕本地的一句粗口。有潮汕网友解释,“捏一个吉”是潮汕话“领姨个紫”的谐音,普通话翻译过来就是“nmgb”。

随后,市场监管部门对该商家进行了查处。商家表示,其通过网络少量购买该文创产品进行线下销售,目前已卖出十几个。目前该店铺已停业整顿,并下架了这款商品。

对于这件事,大家持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这只是玩粗口谐音梗,无伤大雅;而有人则认为将不文明用语印在文创商品上,既低俗又贬损了城市形象。在广州,也有商家将粗口与文创结合,如某书店推出的文创帆布包上的地名谐音梗,引发了争议。有网友认为这些产品有趣,也有网友认为被冒犯。

除了广州,潮汕话的粗口谐音梗的使用也引发争议。在其他地区,如餐饮业,店名打粗口擦边球的商家并不少,网友们对此也各有看法。甚至在一些网络视频中,粤语粗口也成为了流量密码。

比如周星驰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就将粗口委婉地融合到台词里。日常生活中,广府人常听到的一些表达也蕴诅咒之意。新一代年轻人创作出的新式的“委婉词”,在网络世界以各种形式呈现。

那么,粗口能不能用呢?最重要的是注意场合、对象和程度。在日常生活中,偶尔说粗口发泄负面情绪是人之常情。在影视和文学作品中,粗口也可以用于塑造人物形象。但商家在产品销售和宣传中使用粗口字眼或谐音应该更加谨慎,以避免因低俗、博眼球而令消费者反感。

为了用粗口而用粗口容易引发反感,何不以更正面积极、老少皆宜的方式展示品牌、城市及方言的文化底蕴呢?各位朋友,你们支持还是反对粗口创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