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兴安岭评课
在西安市未央区兴丰路小学,一场别开生面的教学活动正在热烈展开。薪火相传,新竹节节高,青年教师们正成为学校发展的希望与未来。为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同时检验“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的成果,一系列公开课活动于2024年10月29日至31日顺利举行。
史利婷老师以一年级美术课《巧做花点心》为例,巧妙地将地方特色点心的寓意融入教学。她通过引入实物点心,引导学生了解点心的特征,并巧妙地将其转化为艺术表现手法。学生不仅学习了立体造型和色彩搭配的基本方法,还通过揉、搓、压、捏等方法亲手制作“花点心”,在动手实践中发现生活的美,提升了动手能力,也体验了立体造型的乐趣。
刘雨寒老师则以《富饶的西沙群岛》为教学背景,采用情景式教,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神秘而美丽的西沙群岛。通过生动的语言、精美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孩子们感受到了海水的五光十色、珊瑚的瑰丽无比以及丰富的物产资源。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让他们对西沙群岛有了深刻的认识。
冯纪晶老师以“争当金牌小导游”为切入点,在《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聚焦语言表达。她运用关键词概括每个季节树木的特点,让学生品味动词的准确和生动。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仅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还对小兴安岭的四季变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黎珂鑫老师的《大自然的声音》一课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她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每个环节任务明确,学生活动有序,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中获取了知识。
杨尚欣老师在一年级数学《整理与分类》一课中,通过创设整理房间的情景,引导学生理解分类的意义。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进行分类,还通过数学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屈子祎老师在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一课中,通过破案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成为小侦探,积极参与学习,理清了情节与思路。
其他老师如朱鑫悦、胡婷、李惠、古子怡等也在各自的课堂中展示了独特的教学风格。他们精心设计问题,灵活应答生成性问题,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中获取了知识。
教与研相辅相成。在点评环节,各位老师从教学内容、教师评价、教师板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点评,指出了改进的方向。通过评课,教师们收获颇丰,对如何开展好课堂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