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千字科普:华为正在运行ussd代码(详细资料介绍)

二、工作原理详解
固态硬盘的核心构成主要是控制器和存储介质。在其初创时期,DRAM曾被用作固态硬盘的存储媒介。随着NAND Flash(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的诞生及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市场上的固态硬盘几乎普遍采用了NAND Flash作为存储介质。
在计算机领域中,我们所提及的固态硬盘,从狭义上来讲,指的是拥有PATA、STAT、NVME等接口的标准尺寸产品。而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固态硬盘的范畴还扩展到了数字设备中使用的各种存储卡,如SD卡(常用于相机)、CF卡以及TF卡(常见于手机中),此外还有eMMC、uSSD和UFS(如华为所定义)等技术。
2.1 固态硬盘的构造
透过一张原理图,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固态硬盘的构成。它主要由控制器和NAND Flash共同组成,再辅以电源系统和可选的DRAM电路等外围设备,从而形成了形态各异的固态硬盘产品。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PCIe SSD控制器和YMTC NAND FLASH的运用,它们在固态硬盘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2.2 NAND Flash的结构深入
NAND Flash的结构中,逻辑单元LUN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具体到其结构,我们可以看到典型的2-Planes Flash布局。详细参数如下:
1. 每页包含16K字节的数据存储空间。
2. 每块则是由512页组成,为数据提供了更大的存储空间。
3. 每个Plane中包含了1024个数据块,这种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存储效率。
4. 而每个逻辑单元LUN则是由两个Planes构成,随着Flash存储密度的提升,每个LUN/Die中的Plane数量也在不断增多。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下面展示了FLASH DIE的实物照片。在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2 Planes和4 Planes的实物对比,这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NAND Flash的实际形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