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故事大全


一、教学目标:

1. 运用卡片引导学习目标

(1)将卡片视作一种学习工具。

(2)通过卡片中的提示信息梳理内容。

何为提示?其实,卡片中的提示便是学生对即将讲述故事的信息整理。学生在讲述前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实现有准备的口语交际。

(注意:在本次的口语交际中,老师需要指导学生准备手卡。)

(3)卡片是教学设计的亮点,其使用方法和方案至关重要。

肢体语言不仅包括面部表情,还包含身体的姿势和动作。例如,适当的语调和肢体动作能让观众更好地融入故事情节,让讲述更具生动效果。

举例来说:

二、教科书应用

1. 举行故事会

(1)确保是集体学习方式。

(2)注重讲述者和听众之间的口语交际互动。

2. 讲故事的技巧

(1)利用小卡片帮助记忆重要信息。在讲述故事前,可以准备一张包含关键信息的卡片。教师可以根据教科书要求指导学生进行预学习,其任务便是制作卡片。

(2)要善于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单纯的复述或背诵并不能达到良好的讲述效果。

(3)积极听取他人的建议,不断完善自己的讲述内容和方式。这次口语交际更像是一种综合习,它包含了多个学习项目,因此也具有项目化学习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与实施

1. 选择故事样本并制作手卡

(1)明确学生的任务:讲述一个故事。在讲述故事时,需分两块进行:一是讲述人物(介绍人物),二是叙述事件(把握六要素)。

以《王戎不取道旁李》为例,进行人物信息梳理,如魏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自少神采飞扬等。这些信息可以通过手卡的形式进行展示。而事件的六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这些都是制作手卡时需要提取的关键信息。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完成这些信息的提取和整理,让学生左手边是人的人物信息,右手边是故事事件经过的整理。这样手卡就制作完成了,其中的关键信息应当突出显示。

2. 使用手卡进行讲故事练习

(1)关于手卡的使用技巧:在讲故事时,应尽量做到手中无卡但心中有卡,只在必要时看一眼卡上的内容。看卡时可以配合手势进行,避免被他人发现而影响讲述效果。讲完故事后,还可以通过一些小动作来掩饰自己看卡的痕迹,这便是讲演时的障眼法。

(2)练习讲故事时,首先可以尝试不加肢体语言地直接讲述,努力使故事生动有趣。然后可以逐渐加入适当的动作来增强故事的表达力。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指导来帮助学生掌握如何加入合适的动作。例如,“竞走取”这样的动作可以通过模拟表演来展示,“戎不动”这样的神态则可以通过神态展示来表现,“此必苦李”这样的判断则可以通过手势来强化。在练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进行自由练习并个别展示自己的成果。

3. 教导学生如何接受他人的建议和反馈

(1)听取他人的建议并进行选择、回忆和发表自己的观点是每个学生都应掌握的技能。以《王戎不取道旁李》为例,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讲述的故事并发表对他人建议的看法。在听取他人建议时要注意记笔记并听取后进行提问以确认理解无误。最后无论是否采纳了建议都要表示感谢以示尊重他人意见的礼貌性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