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是几月几号2020


2020年的夏至,定于农历五月初一,即公历6月21日星期日,精确的时间是5:43:33。

夏至,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初见之笔,其日期通常落在每年的6月21或22日。早在公元前七世纪,我们的先祖便通过土圭测日影,精准地确定了夏至的时刻。正如《恪遵宪度抄本》所描述:“当夏至之时,日影最短,白昼达到极致。至者,即为极也。”夏至这天,太阳的直射点在地球表面达到了最北端,直指北回归线。这时,北半球的白天是最长的,而且越往北的地方白昼就越长。当夏至过后,太阳的直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也逐渐缩短。

民间有一句俗语:“夏至面一吃,每日短一线。”这恰如其分地描述了夏至后的自然变化。而且,夏至时节往往被认为是一个气温持续上升的阶段,大约二三十天后就会迎来一年中最炎热的天气。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到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结束,这一段时间被统称为“伏日”。

古时,夏至又被称为“夏节”或“夏至节”。在这个日子里,人们会举行各种祭神仪式,祈求灾害的消散和丰收的到来。《周礼》中记载了夏至日祭神的活动,意在驱除疫病、荒年以及饥饿死亡。据《史记·封禅书》记载,夏至这一天,人们会祭拜大地,并用音乐和舞蹈来庆祝。

在宋朝的夏至日,百官会放假三天以示庆祝。而在辽代和清朝,夏至日的习俗又有不同。比如,《辽史》中提到妇女会在夏至日赠送彩扇和粉脂囊;而《清嘉录》则描述了人们在夏至日需要注意起居,避免诅咒和禁忌剃头等行为。这是因为夏至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远日点,与冬日的近日点相对。

“杯弓蛇影”这一成语虽然现在常被用来形容那些疑神疑鬼的人,但很少有人知道它其实源于一次夏至节气的宴饮。据汉朝应劭的《风俗通》记载,“杯弓蛇影”的故事源于杜宣在夏至日参加宴饮时所见所感。

(注:以上文字中的图片信息均为虚构或源于网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