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号是什么直播软件


朱有勇院士,这位“农民院士”,依然在行动中积极助力于贫困地区的脱贫工作。在直播结束之际,他身着草帽与军训胶鞋,仍在田间地头挖掘土豆,并热情地向数十万网友展示,原本计划半小时的直播因此延长至一小时。

因突袭,云南省澜沧拉祜族县的土豆丰收却遭遇销售难题。4月7日,工程院院士朱有勇投身直播间,为当地冬季马铃薯代言。这场直播吸引了54万人的关注,当天挖出的近25吨土豆被抢购一空。

朱院士表示:“我们的拉祜族在生产种植上没有问题,但他们对市场和品牌的理解还需加强。我希望能通过我的直播,将他们的劳动成果传递给更多人。”自2015年工程院确定澜沧县为科技扶贫点后,朱有勇便积极投身澜沧的扶贫工作。

五年间,他穿梭在澜沧的田间地头,不仅引进了新品种、改进了种植方式,还带领当地农民孵化出了产量高、品质优、价格好的冬季土豆。其“比脸还大”的个头,成为了吸引消费者的亮点。

除了朱院士的直播带货,云南农业大学的前校长朱有勇也以实际行动为该校三万师生发起的“直播家乡、扶贫助农”活动做出了表率。一周前,校长盛军号召师生利用专业知识与移动互联网技能,为家乡农产品开辟新的销售渠道。

此次直播活动中,两位校长携手为澜沧的扶贫土豆代言。镜头前,朱院士展示着刚挖出的新鲜土豆,身后的村民则抱着满满的收获露出了淳朴的笑容。这样的场景,正是扶贫工作的生动写照。

自2015年以来,澜沧县在朱有勇等专家学者的帮助下,不仅成功脱去了贫困的帽子,还逐步走向了富裕的道路。尽管对当地带来了挑战,但通过电商直播等新模式的推广,传统农产品找到了新的销售途径。

朱院士不仅在田间挖土豆,他还亲自下厨为网友们展示了如何制作青椒土豆丝。他将电商培训带到了田间地头,向农民们传授电商运营的新经验。从种植到销售,电商班和直播带货的开设为澜沧的农产品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扶贫闭环。

随着澜沧品牌的推广,如澜沧土豆、林下三七等特色产品受到了市场的欢迎。随着贫困率的不断降低,澜沧县已经达到了脱贫摘帽的标准。而这一切背后,都离不开像朱有勇这样的专家学者的辛勤付出。

云南农业大学师生的“直播家乡、扶贫助农”活动也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在朱院士的示范下,三万名师生在电商及互联网平台开设了直播间,帮助家乡农产品走出大山。他们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移动互联网技能,为云南的优质农产品打开了新的销售渠道。

此次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积极性,还为他们提供了实践与实战的机会。许多学生在看完院士的直播后表示,毕业后将回到家乡,为推广家乡的农产品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今,澜沧县的扶贫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而朱有勇院士和他的同事们仍在不懈努力,为更多的贫困地区带来希望与改变。

通过电商直播、专业知识与实际行动力量的结合,我们正见证着一个又一个的扶贫奇迹。这不仅是对专家学者辛勤付出的肯定,也是对广大农民努力耕耘的最好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