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开采为什么点火


石业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古代,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开采石油,那时没有先进的工具和机器,全靠人工开凿深度达数十米的洞来开采石油和天然气。尽管石油和天然气易燃,但在开采过程中,为何要在油井上方“点火”,这其中有何深意?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讨。

石油是什么?它由哪些物质组成?如何形成?现在的用途是什么?是否充足?这些都是我们首先要了解的问题。石油有三种状态:气体、固体和液体。气体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天然气,固体的石油一般存在于页岩中,呈现灰白色和褐色。液体的石油便是原油,国际上流通的石油大多都是液体,一般汽车的燃料就是稀释过的原油。

关于石油的形成,有一种说法是远古时期的动植物因某些恶劣环境大量死亡后,生物体内的炭无法及时分解。经过地质演化和物质沉积以及某些特殊的化学反应,最终变成石油。另一种说法是石油的产生就是地壳运动,将地球内部的炭元素带到浅层,经过长期地质演变形成。但不管哪种方式,石油的产生都经过漫长的时间,这也是为什么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的原因之一。

石油的分布地区广泛,每个地方开采石油的方法和技术都不一样。就数据而言,委内瑞拉、沙特和加拿大是石油产量排名靠前的。我国的石油储存量也很丰富,但受到地理环境和开采技术等因素的限制,开采水平较低。

在开采石油的过程中,第一步便是钻井勘探。了解石油的存储地区、存储量、存储结构、存储深度等综合因素,评测此处是否适合开采。但我国的钻井技术还有待提高,给石油的开采增加了难度。

在油井开采时,会产生一种伴随气体,我们称之为“伴生气”。这种气体的组成复杂,包含二氧化碳、硫化物和各种烃类物质。这些物质进入空气会造成污染,还可能引起,大气层。虽然这些气体可以燃烧,但目前科技水平还难以实现这类气体的再利用,因此通常会在油井上方“点火”以处理这些伴生气。然而这种做法也存在缺点,那就是浪费了这些未开发使用的资源。因此科研人员正在研究如何更好地开发和使用这些伴生气体,使其经济效益更高。这也体现了人们不断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将垃圾转化为资源的愿景正逐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