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排为啥老搞不懂8分熟是个啥意思
理解牛排的“8分熟”确实是一个让很多食客头疼的问题,尤其是对于中文语境下的描述。这主要是因为“8分熟”并不是一个像“全熟”或“三分熟”那样有明确物理指标(如内部温度)的术语,它更多地是一种基于经验和视觉、触觉描述的模糊概念。
在西方,牛排的熟度通常用“Rare”(一分熟)、“Medium-Rare”(三分熟)、“Medium”(五分熟)、“Medium-Well”(七分熟)和“Well-Done”(全熟)来描述,这些描述与牛排内部的中心温度大致对应。一分熟内部温度约52°C,全熟则达到63°C或更高。
而中文里的“一分熟”到“七分熟”的划分,其实是对西方熟度概念的转译和简化,并没有统一的物理标准。所谓的“8分熟”在这种转译体系中,通常介于“七分熟”和“全熟”之间。七分熟的牛排内部中心温度一般在57-60°C左右,肉色偏红,脂肪呈大理石纹状,中心可能还有少量粉色。而八分熟的牛排,内部中心温度会更高一些,可能在60-63°C,肉色更红,脂肪纹更明显,但可能已经完全没有粉色了,或者只有极其微弱的粉色。这种状态,有时也被描述为“接近全熟”,但保留了最后一点粉色或更红的肉色。
因此,当你点“8分熟”时,餐厅可能会按照他们理解的“七分熟”到“全熟”之间的某个点来烹饪,这个点可能更偏向七分熟,也可能更接近全熟。这导致了不同餐厅、甚至同一餐厅不同厨师对“8分熟”的执行标准可能存在差异。所以,要准确理解“8分熟”,最好的方式是参考牛排的图片,或者与餐厅服务员详细沟通,明确你想要的内部温度和肉色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