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众包好还是做专送好
物流方式选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配送方式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平台专送和自配送。自配送的方式主要是指众包和快送,一般很少有商家亲自进行配送。那么,这些不同的配送方式之间究竟有何差异呢?下面我们来进行详细的分析。
稳定性方面:
总体来看,专送的稳定性相对更高。因为专送的骑手都是配送商公司的正式员工,他们接单的模式类似于平台派单,就如同现在的滴滴专车服务一样。即使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也很少会出现无人接单的尴尬局面。
众包和快送则是由配送员完成,他们通过抢单的方式接活。一些难以处理的或者恶劣天气的订单经常会出现无人接单的情况。这可能导致商家手头积累大量订单无法及时送达,甚至不得不选择暂时关店。所以从稳定性角度来看,专送明显优于众包和快送。
配送范围问题:
对于外卖商家来说,店铺的配送范围是至关重要的。虽然表面上看,一个2km的配送范围与3km的范围只有一公里的差距,但在覆盖面积上却相差甚远,这直接影响到订单量的多少。
专送的配送范围相对较小,大约在2km左右,对于一些快餐品类来说通常是足够的。但对于一些高客单价的细分品类来说,2km的配送范围可能难以支撑起足够的订单量。对于这些商家,他们可以选择与平台协商采用混合配送方式(专送结合自配送)或者直接选择自配送方式。而自配送中的众包和快送则可以有更广泛的配送范围。
计费方式的不同:
专送的配送费用是由平台向顾客收取的,与商家无直接关系。除了无法获得配送费外,平台对商家的抽成也相对较高。专送的抽成在15%-23%之间(不同城市和区域有所差异),低于20元时会有4-5块的保底费用。这对毛利较低的商家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成本。
而自配送中的众包和快送方式中,配送费是由商家自己收取的,平台的抽成相对较低(5%-8%)。从利润的角度来看,自配送方式更为划算。
流量方面的考量:
专送确实有排名加分的机制,但在大多数商家都选择专送的情况下,这种加分效果并不明显,难以体现其优势。这方面的因素可以暂时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