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的意思


小时了了 [xiǎo shí liǎo liǎo]

此成语意指孩提时代聪明伶俐。源于一句常用说法“大未必佳”,意味着人不可仅凭少年时期的聪慧,就断定其日后定能有所作为。

“了了”一词,即指明白事理,聪明懂事。即便幼年时聪明绝顶,长大后也不一定能够成才。

近义词:幼年早慧

成语出处与典故

该成语源于南朝宋·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言语》。其中讲述了一则关于孔文举的故事。

在汉朝末年,孔融年仅十岁便随父到洛阳。当时礼因盛名被任命为司隶校尉,其府上常有才名之士往来。孔融虽年纪轻轻,却胆识过人,竟独自前往李府拜访。

他以“我是李府君亲”为由请求通报。待其进入府中,礼好奇地询问他与自己有何亲戚关系。孔融机智地回答道:“我祖仲尼与君祖伯阳曾有师生之谊,故我与君可称世交。”此言令在场宾客皆为惊奇。

后来,太中大夫陈韪闻讯而来。他人传言孔融之言以示陈韪。陈韪却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听后,反诘陈韪:“想君小时,必当了了。”此言令陈韪无言以对。

成语的深层含义

该成语在表面上似乎在赞扬年少时的聪明才智,但结合其背后的故事,“大未必佳”一语提醒人们不可轻视了人的成长过程及后天的努力。

虽然先天的聪明才智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资产,但若没有后天的持续努力和培养,这种天赋只会变得毫无用处。

许多人自恃天资聪颖,却不肯勤奋学习,最终聪明反被聪明误,长大后可能一事无成。

我们应该明白,人的成长过程中,先天与后天的因素都是不可忽视的。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