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毕业生有什么好处


探讨 | 大学优秀毕业生的价值

全文约1300字,阅读时长约2分钟

在讨论大学优秀毕业生的含金量时,我们首先得明确一点:这并不是一个可以简单概括的话题。

从宏观角度看,一名学生若能获得学校的优秀毕业生及称号,这无疑是对其学业成就的一种肯定。

若要探讨这一称号在求职或继续深造过程中能带来多少实质性的帮助,那就需要更全面地考虑各种因素了。

鉴于我个人并未涉足高校研究生录取等具体工作,对于优秀毕业生对继续求学的具体影响,此处不做过多讨论。而主要从优秀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的价值来分析其含金量。

一、来自好学校的优秀毕业生

若毕业学校声望卓著,那么优秀毕业生的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经过层层选拔考试进入好的大学的学生,在整体上综合素质较高的可能性更大。

当学校再从中挑选出最优秀的学生授予“优秀毕业生”称号时,这些学生的综合素质自然更高一筹。

企业在时倾向于选择名校高学历的求职者,某种程度上也是基于这样的逻辑:通过更为高效地筛选出综合素质较高的优秀人才。

二、“优秀毕业生”的敲门砖作用

虽然“优秀毕业生”的称号无疑为求职者增添了一份简历筛选的资本,但在实际过程中,用人单位并不会仅凭这一称号就轻易做出录用决定。

这个称号的价值,与更高的学历相似,更多的是在众多相似的应届生简历中起到一个筛选作用,帮助你获得面试的机会。

进入面试环节后,“优秀毕业生”的光环效应便不再显著。面试官更关注的是应聘者的专业基础知识是否扎实、是否具备必要的专业技能、沟通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如何,以及包括学习能力在内的未来发展潜力。

这个称号更多是锦上添花的事。若你真正赢得了“优秀毕业生”的荣誉,那自然是好事;但若有人误以为这一称号是获得更好工作的唯一宝藏,而忽视了全面素质的提升,那就有些本末倒置了。

三、工作经验的重要性

需要指出的是,前面所提及的“优秀毕业生”的影响,主要针对的是应届毕业生的初次求职。

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用人单位在时更看重的是应聘者之前的工作经历、所具备的技能以及业绩表现。

例如,若你在第一份工作中就被评为年度优秀员工,或者多次获得月度、季度优秀员工的荣誉,那么这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其含金量远超过学习时代的“优秀毕业生”称号。

毕竟,有些学校的“优秀毕业生”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现象。“优秀毕业生”的评比更多是站在学校教学的立场,按照学生的标准来衡量;而公司需要的则是一个能符合其业务需求、具备实际工作经验和业绩的员工。

即便你曾被授予“优秀毕业生”的荣誉,在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写简历时,这一项很可能不会出现在你的简历中了。

我是余姐,拥有10多年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专注于分享求职面试、职业发展的实用干货。关注@游刃职场有余姐, 让我们一起成长为更有选择权的职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