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心里总是空空的


近期,我心中总觉得空落落的,尤其是在闲暇之余,更会有莫名的焦虑涌上心头。对于这样的情绪变化,起初我并没有过多在意。直到某天,我内心深处响起一个声音,质问我是否满足于当下的状态。这个声音提醒我,我与过去的自己似乎有了微妙的变化。曾经的自己充满了快乐和充实,而现在的我究竟为何如此?为了寻找答案,我开始了深入的反思。

我逐渐意识到,问题的关键在于我失去了全身心投入追求的目标。回想起那段备考韩国语能力等级考试的时光,我每天都全身心投入学习,却从未感到疲惫,反而乐在其中。那时的我,动力十足,对未来充满期待。

目标的重要性在这一刻显得尤为突出。正如博恩·崔西所言:“成功就是目标,其他都是注解。”目标不仅能指引我们行动的方向,更能激发内心的希望,驱散空虚、迷茫和焦虑。如同肯尼亚长跑名将埃鲁德·基普乔格,正是因为设定了明确的目标,才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奇迹。

我曾看过一项实验,关于目标对人生的影响。实验对象是一群条件相似的大学毕业生,他们被分为四组,分别有着不同的目标设定。25年后,那些有清晰长远目标的人成为了社会的顶尖人士。这个实验用实际数据证明了目标的深远意义。

目标能让我们抵抗诱惑、避免浪费时间,专注于追求有意义的事情。我们都知道刻意练习和一万小时定律的力量,只要我们在一件事上专注投入足够的时间,就一定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那么,如何设定一个有效的目标呢?这里介绍一种方法——ART目标法。它要求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具体的、可衡量的、可实现的、与现实相关的,并且有时限的。这样的目标才能为我们提供明确的指引,激发我们的动力。

经过几天的思考,我找到了新的目标:一年内,每周写一篇有感而发、深度思考的小作文。这样的目标不仅可以锻炼我的写作能力,还能帮助我整理内在思想、获取外在知识,最重要的是,可以提升各种思维能力。

这只是我的枝干目标。只有确立了人生的主干目标,才能为我的成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使我的人生之树枝繁叶茂。寻找人生的终极目标是一场艰难而曲折的旅程,但珍贵的事物往往需要我们付出巨大的代价。让我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