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苗助长古文译文注释
拔苗助长古文译文注释如下:
原文: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刺其手。其子见之,曰:“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注视之,苗则槁矣。曰:“予不能信也。”以为无益而舍之者,犹未悔也。若此,则非特无功,而又损其田事也。天下事固未易如此也。为之者虽劳苦而功不成者不在少数。良工不示人以朴,良农不示人以粟。若欲有为,必先自修而后能成器。莫若静待其成长,观其渐进之益也。拔苗助长,徒劳无功。
译文:
有一个宋国人担忧他的禾苗不长高,就去拔高它们,结果反而刺伤了自己的手。他的儿子看到这种情形,便说:“你是在帮助禾苗生长啊。”他儿子急忙跑去一看,禾苗都已经枯死了。这个宋国人还认为他的儿子不会做事,没有听儿子的建议而放弃拔苗助长。像这样做事不但无功反而有害的人,世上并不少见。好的工匠不会给人展示未加工的木材,好的农民不会给人展示没有成熟的粮食。如果想要有所作为,必须先修养自己的品德然后才能成功。不如静下心来等待它们的自然成长,看到它们每天逐步增长的益处。拔苗助长只会徒劳无功。
注释:
宋人:宋国的人。闵(mǐn):担忧、忧虑的意思。揠(yà):拔的意思。芒刺:草木的刺。趋:快走的意思。槁:干枯的意思。功不成者不在少数:指努力却没有成功的人不在少数。良工:好的工匠。良农:好的农民。朴:未加工的木材。粟:粮食的总称。有为:有所作为的意思。修德:修养品德的意思。“莫若”表示不如的意思,“静待其成长”表示安静地等待它们自然成长的意思,“观其渐进之益”表示观察它们逐渐增长的益处。拔苗助长则比喻违背事物的发展规律而导致失败的情况。
以上即为对拔苗助长的古文译文注释的详细解释。希望能帮助理解这篇古文的含义和背后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