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于”到底啥意思?
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句话中,“于”字的意思需要结合整个句子的语境来理解。这句话出自荀子的《劝学篇》,原文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里的“于”主要表达的是比较和参照的意思。
具体来说,“于”在这里表示“比”,即“青比蓝更青”,“冰比水更寒”。通过这种比较,荀子想要说明,学习可以使人进步,达到比原来更高的境界。虽然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颜色比蓼蓝更深;冰是由水结成的,但比水更冷。这比喻了学习能够让人超越原来的水平,取得更大的成就。
因此,“于”在这句话中的作用是表示比较关系,说明前者(靛青、冰)在某种性质上(颜色、温度)优于后者(蓼蓝、水)。这种用法在古文中非常常见,通过“于”字,可以清晰地表达出两者之间的比较和参照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