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规定的闰年规则呀?这背后到底有什么故事?


闰年的规则并非由某一个人单独规定,而是经过历史演变和多次调整逐渐形成的。最初,古埃及人发现太阳年(实际回归年)约为365.25天,因此建立了365天的民用年,但每年会积累约四分之一的日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尝试过设置每四年增加一天,即每四年一个闰年。

然而,这种简单的四分之一日差计算并不精确。后来,罗马人继承并改进了这一制度,但仍然存在误差。直到中世纪,天文学家和数学家们通过更精确的天文观测,发现太阳年实际上约为365.2422天。为了更准确地反映这一数据,格里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颁布了新的历法——格里高利历,也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公历。在这个新历法中,闰年的规则被精确化为: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的年份是闰年,能被400整除的年份也是闰年。

这个规则的制定背后,是古代文明对时间的精确测量和不断改进的历程,反映了人类对自然规律的探索和适应。从古埃及到罗马,再到现代科学的发展,闰年的规则不断完善,成为我们今天准确计算时间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