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八有什么讲究
转眼间,元宵节的花灯已经渐行渐远,今日已至农历正月十八。这一天在民俗中有着特殊的含义,无数流传千年的俗语都在讲述着这一天的不凡。
“正月到,福气多”,正月十八这一天,有着许多丰富多彩的民间习俗。像“抬汪公”、“游百病”、“落灯日”等活动,都是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其中,最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便是这一天被视为“发财日”的说法。
为何会有这样的说法呢?一方面,从寓意上来说,“八”这个数字在民间有着诸多美好的寓意,如“八仙过海”、“八卦定乾坤”等。在南方方言中,“八”与“发”谐音,因此“十八”便有着“要发”的意味,人们认为这一天是财富降临、事业腾飞的好日子。
除此之外,正月十八的天气状况也被人们赋予了美好的寓意。比如,“正月十八晴,一年好收成”。若这一天阳光明媚,人们便认为这一年将会风调雨顺,农作物将会获得好收成。老祖宗们对这一天格外看重。
除了这些美好的寓意,正月十八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禁忌。其中,“空”指的是米缸、水缸、钱包都要装满,寓意家中富足、财源滚滚。“不散财”则意味着要避免不靠谱的投资和借贷,谨慎处理财务,以保财富不失。“不理发”则是遵循了“正月理发死舅舅”的传统说法,人们普遍认为正月理发对舅舅不吉利。
而在这一天,也有一些吉祥的活动可以参与。比如“吃三宝”,发糕、豆腐、饺子这三种食物都有着美好的寓意,寓意着步步高升、聚财兜福等。打扫房子也是这一天的重要习俗之一,保持家里干净整洁,寓意着迎来新的财富和好运。复工开市也是这一天的好日子,商家们选择在这一天开业,博取一年的好彩头。
正月十八是一个充满民俗说法和寓意的日子。人们在这一天遵循传统习俗,做吉祥的事情,以期新的一年财源广进、事业有成。无论是忌3事还是做3事,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希望在这一天,我们都能收获好运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