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扭矩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
谈到汽车的动力性,很多人受到汽车媒体和试车报告的影响,往往将其与加速性混为一谈。其实,这种认知是相对片面的。汽车的动力性指标主要包括最高车速、加速能力和最大爬坡度,这是汽车使用性能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性能。这三个指标与发动机的性能有着紧密的关联,同时也受到汽车设计(如车重、外形、轮胎选型、传动效率等)和变速箱的影响。
在我国,汽车制造厂家会按照规定的试验标准进行样车测试,得出这些性能指标。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更为关注的是加速能力和最高车速。毕竟在城市交通通勤、购物出行等日常场景中,最大爬坡能力似乎并不常用。那么,我们今天就重点讨论一下,汽车的发动机马力和扭矩,哪个更能体现汽车的加速能力和最高时速?
简单来说,最高车速与发动机的最大功率息息相关,而加速能力则与输出到车轮端的扭矩紧密相连,最终由发动机的功率决定。以一台自然吸气发动机为例,如果在2档6000转时扭矩较小但功率较大,与在3档4000转时扭矩大但转速小的情况相比,显然是2档加速更快。因为虽然3档扭矩高,但档位高导致扭矩经过变速器削减后,输出端的扭矩与2档输出端的扭矩相比,比例正好符合功率比值。
想要购买一台加速性能更好的车辆,也不能仅看功率,扭矩同样重要。在任何状态下的加速都取决于当时的功率(并非发动机的最大功率)。如果最大功率相同,那么扭矩越大,就意味着动力系统更为充沛。也就是说,低速扭矩(即低速功率)越多,驾驶时的功率就越大,加速就越快,实际驾驶中的动力性就越好。
在相同最大功率输出的情况下,大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的起步和中段加速会比中小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更快。而相同条件下,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起步和中段加速则比自然吸气发动机更快。柴油车在相同最大功率输出下的起步和中段加速性能也比汽油车更为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