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成语的后半句是什么
这是一片沉淀着无数故事的土地,这是一座等待你已久、拥有三千年历史的城——邯郸。作为的成语典故之都,这座城中蕴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请听这段故事——《邯郸三千年的等待:成语典故之旅》。
讲述者:赵飞
在战国时期的邯郸,赵国准备对燕国发起进攻。燕王得知此事后,派出苏代前往赵国进行劝说。苏代是著名游说家苏秦的弟弟,他抵达邯郸后,见到了赵惠文王。
赵惠文王知道苏代的来意,便静静地等待他的游说。苏代没有直接谈及赵国攻打燕国的事,而是讲了一个富有深意的故事。
他说,在赴赵国的路上,经过易水时,他目睹了这样一幅场景:一只河蚌壳子,在沙滩上晒太阳。这时,一只鹬鸟走了过来,伸长了嘴巴,试图啄食蚌肉。河蚌见状,立即闭合壳子,紧紧了鹬鸟的长嘴。鹬鸟使劲挣扎,却无法挣脱。
鹬鸟威胁河蚌,如果河蚌不壳子,它就会因缺水而死。而河蚌也不示弱,它告诉鹬鸟,如果不松开自己,它也会被憋死。两者僵持不下,谁也不愿先放手。这时,一个渔夫走了过来,轻松地将它们一起捕获。
苏代讲完这个故事后,转向正题,对赵惠文王说:“如果赵国真的攻打燕国,两国相争不下,最终可能会给秦国带来机会,使其坐收渔翁之利。”赵惠文王觉得苏代的话很有道理,于是取消了进攻燕国的计划。
这个典故寓意深刻,“鹬蚌相争”常常用来比喻双方争执不下,最终使第三方得利。而邯郸,这座三千年历史的城,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底蕴,等待着每一位游客的探寻。
—— 来源 ——
邯郸广播电视台融媒体出品
监制:严
主编:郑岩、赫峥
编辑:史晓玲
邯郸之声|古城传奇之女娲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