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灭火器用化学方程式和离子式来解释灭火原理
泡沫灭火器的主要灭火原理是通过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泡沫,隔绝空气并降低燃烧物的温度。其核心化学物质通常是硫酸铝(Al₂(SO₄)₃)和碳酸氢钠(NaHCO₃)的水溶液。当这两种溶液混合时,会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Al(OH)₃)沉淀和二氧化碳(CO₂)气体。
具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Al₂(SO₄)₃ + 6NaHCO₃ → 2Al(OH)₃↓ + 3Na₂SO₄ + 6CO₂↑
离子方程式可以表示为:
2Al³⁺ + 3SO₄²⁻ + 6NaHCO₃ → 2Al(OH)₃↓ + 3Na₂SO₄ + 6CO₂↑
在离子形式中,硫酸铝和碳酸氢钠在水中电离为 respective 离子,然后发生反应。硫酸铝电离为铝离子(Al³⁺)和硫酸根离子(SO₄²⁻),碳酸氢钠电离为钠离子(Na⁺)和碳酸氢根离子(HCO₃⁻)。铝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发生双水解,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二氧化碳气体。
二氧化碳气体是主要的灭火成分,它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能够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中的氧气,从而扑灭火焰。同时,生成的氢氧化铝沉淀也覆盖在燃烧物表面,进一步隔绝氧气并降低温度。
此外,泡沫的生成也有助于隔绝空气,因为泡沫的体积膨胀能够迅速覆盖燃烧区域,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氧气进入。这种双重作用使得泡沫灭火器在扑灭油类、可燃液体和固体材料的火灾时非常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