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和地瓜相克吗


今天是秋分节气。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随着秋分的到来,气候逐渐转变,昼夜温差加大,气温逐渐下降,天气也变得越来越干燥,需要预防各种季节转换带来的疾病。那么,如何根据秋分时节的气候特点来合理安排我们的日常生活呢?记者采访了福建省医院传统内科主治医师闫超。

秋季防干燥:

饮食调理是关键

闫医生强调,在秋分时节,我们特别需要注意预防秋燥。与白露时节的“温燥”不同,秋分的“燥”属于“凉燥”。在饮食方面,我们应该以清润、温润为主,例如:芝麻、核桃、糯米等都是非常好的选择。秋分时节还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具有降肺效的果蔬,如白萝卜、胡萝卜等。

抵抗秋燥的小妙招

随着秋季的到来,人们常常会感到口渴,仅仅喝白开水并不能完全抵御秋燥。因为水分很容易通过蒸发或体外。闫医生建议我们“朝朝盐水,晚晚蜜汤”,即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点蜜水。这样既能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又能有效预防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

注意食用蟹类

秋分前后,正是蟹肥季节,大家都喜欢吃蟹。但是消化科医生提醒,吃蟹时首先要确保蟹已经蒸熟煮透。吃蟹时最好去除蟹的腮、胃、心、肠等内脏。由于螃蟹性寒,体质虚寒的人不宜多食,更不能与柿子、生梨等寒性水果同时食用。

随着秋季各种蔬果的丰收,如板栗、菱角、柿子、石榴等纷纷上市,我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要注意适量食用。医师提醒,板栗虽然美味,但淀粉含量较高,吃多了容易腹胀,因此无论怎么吃都要适量。对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人来说,更应少吃。秋分时节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合理安排饮食起居,保持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