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发冲冠是历史典故吗


随着电影《满江红》的热播,岳飞《满江红》词的真伪问题再次引发人们的热议。至今,尚未发现直接证据证明岳飞写作了这首词。这并不影响我们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考证。研究古典文学作品,包括《满江红》词的作者,以及其他古典文学名著的作者问题,常常因缺乏直接证据而众说纷纭。尽管存在争议,这样的研究依然有其价值,它能开阔我们的思路,让我们从不同角度接近事实真相。在进行这类研究时,我们需要跳出思维定式,探索新的路径。

近年来,我从史料中寻找间接证据,试图验证岳飞是否为《满江红》词的作者。岳飞的诗词是一个重要的线索。他不仅是位英勇的战士,也是一位精通文墨的文人。现存岳飞近20首诗词,其中的语词使用和意象表达与《满江红》词有相似之处。例如,《寄东林慧海上人》和《小重山》等诗中的表达,与《满江红》词文意接近。在日本新发现的一首岳飞的七言诗中,也出现了与《满江红》词相似的表达,这进一步支持了岳飞为作者的可能性。

另一个间接证据是宋代,特别是岳飞同时代人使用的词语与《满江红》词的表达相符。例如,《鹤林玉露》中收录的和尚写的《满江红》词,以及朱敦儒的《相见欢》词中,都有与岳飞词中相似的表达。“怒发冲冠”这一典故在宋代被广泛使用,特别是在岳飞的同时代。这不仅在文献中有大量记载,而且与岳飞词中的表达完全一致。

抗金词人辛弃疾的作品中也常有与岳飞词相似的表达,这进一步证明了在广泛流行的时代,岳飞的词作并不奇怪,反而是自然的。词语的时代印记是考证作品产生时间的重要旁证。

除了上述诗词和表达的旁证,文献中还有其他新的旁证。例如,在《宋史翼校笺》中,有一段记载提到南宝在保卫帝躬时,唱了岳飞的词句“长驱”,这与《满江红》词中的“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相呼应。这一记载间接证明了岳飞写作《满江红》词的可能性。而且岳飞的诗词作品在当世便已传播,成为鼓舞人心的精神资源。

语料的时代性无法和改变,它隐历史基因。从所列举的语料来看,《满江红》词是在宋代可能会出现的文本。在缺乏直接证据的情况下,通过披阅文献寻找间接而合乎逻辑的旁证是一个正确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