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其六是什么诗
在宋词浩渺的词牌中,“十六字令”无疑是最短小精悍,也是挑战性极高的一个。顾名思义,“十六字令”顾名思义,全词仅由十六个字组成。这个词牌源于唐代,是一种由四句构成的单调小令,这四句的字数安排也颇有意思,顺序为:一、七、三、五。首句以单字开头,其创作难度可见一斑。目前两宋仅留存了三首《十六字令》,本期要分享给大家的便是其中的一首佳作。
这首词名为《归字谣·归》,出自南宋词人袁去华之手。袁去华的人生履历并不详尽,仅知他曾中进士,是一名或许不为人熟知的小词人。此人却是个有气节的人。南宋时期的羸弱,他不愿与朝中同流合污,于是用这最富挑战性的词牌写下了宋词中最有气魄的辞职词。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六个字,但其气势如虹,令人读后不禁大呼痛快。
让我们一同来欣赏这首词:《归字谣》南宋词人袁去华创作。归!诗人目光所及之处,是远处青翠的山峦和小屋。夕阳余晖中,白色的鸟儿在山旁飞翔。
文坛上确实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辞职诗,比如南朝大诗人鲍照的《拟行路难》。在这首诗中,鲍照全篇抒情不写景,写出了“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的千古名句。然而袁去华的这首辞职词却与众不同。这是一首标准的十六字令,它既有力量又空灵绝美。全词看似都在描写景色,但深深的归意却在字里行间表现得淋漓尽致。
首句就是一个“归”字,这是十六字令的核心特点,也是其最大的难点。这个字需要起到统领全词的作用。袁去华使用了一个毫无犹豫的“归”字,显得气势十足,而且它与后两句的景物描写衔接得恰到好处。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唱着归歌,极目远眺,远方的景色一一映入眼帘。
第二句“目断吾庐小翠微”,描述了词人远眺的目的地。词人目光停留在青翠山林间的小茅庐上。这七个字不仅是词人目光的落脚点,也是首句“归”字的归宿。它与上一句相互呼应,形成了一种流畅的节奏感。
接下来的三、四两句:“斜阳外,白鸟傍山飞”,引入了夕阳、鸟、山三个景物意象。夕阳是红的,鸟是白的,山是青翠的,这三者构成了一幅色彩鲜明的山水画。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白鸟是词中唯一的动态景物,它在夕阳下傍日飞翔,其实也蕴含了一个“归”字的意义。这一句一语双关,既写了倦鸟归巢的景象,又表达了自己欲归去的意愿,十分巧妙。
整首词虽然篇幅简短,但言简意赅。结构上,以“归”字开篇,后三句虽无“归”字,却句句流露出归意,从目断小庐到倦鸟归巢,都是如此,使全词浑然一体。在意境上,选择这么难写的词牌来写辞职词,或许正是因为这个词牌本身所具有的一种天然气势和独特的节奏韵律。从首句“归”字的坚定果断,到后几句写景的简洁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令人拍案叫绝。宋词中另外两首经典的十六字令也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