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课堂app查分


王姐,你家孩子的这次月考成绩如何呢?提到查成绩,唉,现在可真是有些让人头疼。山东菏泽的一位家长最近就在网上抱怨,为了查看孩子的成绩,居然被要求缴纳一笔“查成绩费”。这像一颗深水一样,立即引起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

考试过后,家长们收到的不仅仅是成绩单,还有一份“付费清单”。据家长反映,学校将成绩发布在一个名为“七天学堂”的APP上。虽然基础查分是免费的,但想要查看孩子的排名、分析错题以及了解知识点短板吗?那就得充会员!包月要25元,年费更是高达298元,如果不续费,单月费用则升至38元。这让家长们纷纷自嘲:“孩子考一次试,分数还没会员费高,这钱花得让人心疼。”

这场争议背后,究竟是企业自愿提供的服务,还是变相的强制消费呢?涉事公司紧急回应称,“基础查分是免费的,增值服务也是自愿订阅的”。家长们对此并不买账,纷纷质疑:“如果不充钱,只能看到分数,排名和分析都被‘锁’起来,这和强制消费有什么区别?”网友们更是尖锐地批评:“教育应该是阳光下的公平,现在连成绩单都成了‘付费盲盒’。”

这场也让我们看到了教育商业化的隐患。从幼儿园到高中,各种费用已经层层加码,如今连查成绩都要收费,仿佛“养娃就像在玩一个永远充不满值的游戏”。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信息差”可能导致教育资源不公的现象加剧——富裕家庭可以购买“精准分析”,而普通家庭却连孩子的排名都看不到,教育公平的天平正在失衡。

就在争议持续发酵之际,广东省三部门联合发文,明确“中小学服务性收费必须自愿、非营利”,严禁将基础教学服务拆分收费。这一举措被看作是一记重拳。在全国范围内,“七天学堂”类似的收费模式仍然屡见不鲜。河南、四川等地的家长也纷纷吐槽:“不看排名心里没底,看了又觉得这钱花得冤!”

在社交媒体上,网友们对此事持不同观点,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的网友愤怒地指责这种吃相太难看,认为义务教育阶段查成绩是家长的基本,不应该让资本插手;而有的家长则选择“躺平”,苦笑称:“成绩好的不用看,差的看了让人血压升高,不如省下300块买降压!”也有更多人呼吁监管部门介入,表示“教育不是生意!该免费的必须免费,该管的绝不能手软!”

教育承载着每个家庭的希望。当最基础的查询成绩都被标上价码时,我们失去的不仅是300块钱,更是对教育初心的信任。我们期待这场能成为一个拐点,让教育回归纯粹——毕竟,孩子的未来不该被明码标价。技术应该让教育更加透明,而不是筑起一道“付费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