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千字科普:三焦指的是什么部位五脏六腑(详细资料介绍)


丹凤千字科普:三焦指的是什么部位五脏六腑(详细资料介绍)  

张丽芬谈三焦之质、用、候、脉、病、方、及考

三焦,又名三关、玉海水道、中清之府等,是内一个重要的功能区域。人们对三焦的探讨历史悠久,争议不断。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三焦的形质、功能、外候、脉位、疾病、方剂及物等。

一、三焦的形质

人有五脏六腑,而三焦即是其中一腑。三焦也是心包络的表内,与心主共同构成十二经脉中的两条经脉。三焦的形质可以理解为由多个膜组成的腑,如同膏肓、膜原等。这些膜包括脂膜、油膜等,在内分布广泛,形成一个庞大的膜网系统。

二、三焦的功能

三焦有原气运行终始及道路的功能。三焦也是相火运行系统和水液、水谷运行系统。秦越人指出,三焦为气之终始,主通行三气,历经五脏六腑。这意味着三焦在内的功能非常广泛,包括提供热能、运行水液和水谷等。

三、三焦的外候

三焦的外候在于鼻柱和皮肤毫毛腠理。通过观察这些部位,可以辨别三焦的厚、薄、急、缓,并判断体质和疾病状态。

四、三焦的脉位

关于三焦的脉位,有两种主要观点。一种认为三焦之脉诊于右尺,另一种则认为上、中、下三焦分布于寸关尺三部。三焦既为一腑,怎么能有多处脉位呢?需要慎重辨别,以免混淆。

五、三焦主病及方

三焦主病包括气的失常、寒热失调、水道壅塞等。治疗三焦疾病,需根据具体症状选用适当的方剂和物。例如,气的升降出入异常,可以用乌顺气散顺之或黄芪汤补之。对于内外寒热不调,可以用小柴胡汤等治疗。

六、讨论与分析

现代医家对三焦的考证论述主要集中在形质和功用方面,而对三焦的外候、脉位、主病、主方主、针灸等方面的探讨较少。关于三焦实质为膜的论述较为普遍,如陈启兰等认为三焦实质是焦膜,包括上焦的呼吸膜与胸膜、心包膜等,中焦的消化道及相关部分腹膜等。也有一些关于三焦非膜说的观点,如内脏说等。《内经》中明确指出三焦为器,因此空隙说等非膜说观点偏离了《内经》的原意。期待未来有更多的研究和发现来揭示三焦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同时需要遵循《内经》《难经》等经典著作的精神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之。

三焦作为内一个重要的功能区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研究前景。通过深入了解其形质和功能以及与其他脏腑的关系可以更好地理解的生理病理过程并为其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丹凤千字科普:三焦指的是什么部位五脏六腑(详细资料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