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衍的意思有多少种说法


“马虎”这个词我们都很熟悉,通常用来形容人们做事不认真、粗心大意。你知道这个词背后的故事吗?它的起源与一个流传自宋朝的民间传说密切相关。

在宋朝,有一位画家非常喜欢随意发挥创意。有一次,他刚刚完成了一个虎头画作,这时有人邀请他画马。由于他懒得重新构思,便直接在虎头后面添上了马的身躯,形成了一幅奇特的“虎头马身”画作。

当他的朋友问他画的是马还是虎时,他随便回答说:“马马虎虎。”朋友觉得这幅画不伦不类,非常生气地离开了。画家却得意洋洋地把这幅画挂在家里欣赏。

据说,画家的两个儿子在看到这幅画后,曾向父亲询问画中内容。画家对大哥说是老虎,而对二哥则说是马。结果两个孩子信以为真,引发了一场大祸。

大哥在上山打猎时,看到了一匹马,误认为是老虎,一箭将其射死。画家不得不赔钱给马的主人。而二弟在野外遇到真正的老虎时,误以为是一匹马,想要骑上去,结果被老虎咬死。

接连的悲剧让画家深感悔恨。他把那幅马虎图烧掉,并含泪写下了一首诗来告诫世人:马虎图,马虎图,形状既像马又像虎。长子依照此图射死马,次子依照此图喂了虎。草堂马虎图,劝诫世人不要学我糊涂。

这个故事流传至今,而“马虎”一词也因此被广泛使用,用来形容那些粗心大意、敷衍了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