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糍粑的简单做法教程


每年腊月,故乡都会迎来一场隆重而热闹的年俗活动——制作糍粑。这个时候,平日静谧的村庄会立刻热闹起来,打工的、读书的,还有在城里安家的村民,都会携家带口回到老家过年。人们聚在一起,聊天、交流,共同参与到制作糍粑的活动中,浓浓的人情味和年味交织在一起,喜庆非凡。

制作糍粑虽然简单,却是一项体力活动,需要年轻力壮的人来担当。人们只需闲聊几句,就会围聚一堂,男女老少都有,有的人看热闹,有的人帮忙制作,还有的人忍不住偷吃。

家里的土灶火势旺盛,浸泡好的糯米已经倒入蒸笼里。农妇们凭借多年的经验,不用计时,就知道糯米已经蒸熟。甑子里的糯米变成了软糯香浓的米饭。

堂屋里的石舀已经清洗干净,几个年轻人迫不及待地拿起打糍粑的木棍。主妇轻轻地在石舀里涂抹菜籽油,以防糯米粘连。甑子被移到石舀旁,糯米饭被倒入其中。

制作糍粑要趁热进行,否则温度低了就不容易捣烂。几个年轻人一起动手,不断捣向石舀里的糯米饭。这项活动不仅需要体力,还需要一定的技巧和协作。一般需要几个人相互配合,边打边围着石舀转圈。

几分钟后,就有人累得气喘吁吁。不管有没有经验,大家都轮流上场,场面十分欢乐。没有经验的人可能会闹出一些笑话,比如拔不出木棍、下力不均或配合不到位,引得周围人阵阵发笑。

不久之后,细腻均匀的糍粑就制作完成了。这时,需要两个有经验的人来收尾。他们拿着棍子不断搅动,然后合力将糯米团撬起,放到一旁的簸箕上。接下来是塑形,手工按成圆形或者使用模具按压。使用模具可以制作出规矩、美观的糍粑,大小和花纹都一致。

在老家,糍粑的吃法多种多样,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制作过程中就有人忍不住尝一口,蘸点红糖,清糯,味道极佳。

制作好的糍粑可以炸、烤或放在火上烧着吃。虽然都是糍粑,但不同做法口感各异。最让人回味的是一家人围坐火盆边,边看电视边聊天边烤糍粑的情景。糍粑在火上膨胀开口,热气冒出,这时就可以享用了。孩子们往往喜欢继续烤,直到外表焦黄才心满意足地品尝。

制作糍粑是每年过年的传统习俗,几乎每家都会制作。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打糍粑的人越来越少了,村里那口打糍粑的石舀也不知道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