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于号一撇向左还是右
应广大书法爱好者的请求,今天我们来深入解析田英章先生的楷书单字书写技巧。
特别说明的是,这些单字是从田英章先生的楷书字汇中精心挑选出来的。之前已经解析过的字可以在本公众号中查找,位于主界面下方的【每日一字】菜单里。
以“陷”字为例,其读音为xiàn,结构为左右分布,左侧收敛,右侧展开。
左侧“阝”部分,需要注意上收下展,不可过宽。横撇弯钩在左侧时,入笔要露锋,横画要有抗肩且厚重,不宜过长。接着提锋顿笔,折锋向左下逐渐减轻力度,然后拐弯向右下,至挑钩处向左上方出锋。这里需要特别注意行笔的角度、弯度和力度的变化。竖笔起笔时要斜切,左斜且略弯,不要太重,最后以垂露收笔。
右侧“臽”字部分,重心要正,也不宜过宽。上方的“爫”旁要紧凑且抗肩,首撇起笔稍高,稍重,然后转向左下撇出,角度要适中。下方的两点一撇,左低右高,与横画的抗肩相协调,相互呼应,注意两个左点角度的细微差别,撇笔要稍重。下方的“臼”字稍扁宽,短撇的位置和角度要把握好。左竖起笔要托住撇尖,向下稍右斜并略弯。小横实接起笔,抗肩稍大,不宜过长。横折露锋起笔,横画抗肩,逐渐加重,到位后顿笔内擫写竖,左斜且厚重、稍长。最后底横实接起笔,抗肩并略呈俯势。
我们还可以参考一些历史上的楷书大师的作品,如唐代的颜真卿的《颜家庙碑》、薛稷的《信行禅师碑》,元代的赵孟頫的《汉汲黯传》,晋代的王羲之的《普觉国师碑》等,以及赵雍、唐孙过庭的佛遗教经和徐伯清的作品,来进一步感受和理解楷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