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赞美樱花的经典


再过几天,我们即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名为白露的一日。人们常说:“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随着白露的到来,人们可以感受到越来越明显的寒意。除了身体能感受到的凉意,映入眼帘的,还有飘落的叶子和凋零的花朵。尽管白露带来了秋天的萧瑟,但它仍然充满了诗意和浪漫,让人回味无穷。

随着天气的转凉,白露成为了重要的气候转折点。市民张先生在谈论这几天的天气时直呼冷,他说:“尤其是傍晚,感觉自己一点也抗不住寒冷。”白露时节,露珠因为温度降低而凝结,这也是真正意义上秋天的开始。银川市气象局的工作人员表示,白露之后,气温骤降,水气加重,可以说是真正进入了秋季。

有句俗语说:“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意味着到了白露时节,人们应该避免赤膊露体,以防着凉。随着白露节气的到来,夏季风逐渐被冬季风替代,冷空气南下带来降温。我们需要适应从炎热到凉爽的季节变化,重视养生,尤其是在晚上睡觉时,要特别注意保暖。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古人以五行配四时,秋天属金,金色白,所以用以形容秋露。有一句俗语说:“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意味着白露前后如果有露水,晚稻将有好收成。对于农民来说,白露是一个忙碌的季节,既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播种的季节。

农田里的水稻和玉米都处于灌浆后期。有些地方玉米已经成熟收获,冬小麦也开始播种。有趣的是,如果在这个时候跟随农民去田里,会发现大家的关注点都在穗头上。如果糜子等秋作物的穗头在白露时分还没有弯下来,就说明前期灌浆不足。因此有谚语说:“白露不低头,割了喂老牛。”

古人将白露划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随着天气的转凉,鸿雁飞向南方以躲避寒冬,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此时已近中秋,人人念归,便有了“玄鸟归”的愿景。三候中的“羞”同“馐”,指的是美食,群鸟感知到肃杀之气,纷纷储藏食物以备寒冬。

白露时节还有一些有趣的习俗。比如收露、用露水洗眼睛等。市民吴雯静回忆说,小时候奶奶会带他们去收露,用露水来洗润眼睛,说这样可以明目去眼疾。虽然大家并不完全相信这些习俗的科学性,但却觉得有趣并每年配合奶奶完成这些仪式。此外还有一些习俗如斗蟋蟀、喝白露茶等也与白露有关。在这个浪漫的时节里,一些诗意的想象也能让人心动不已。这绝对是个值得细细品味的浪漫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