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衍啥意思,不知道


关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中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我们接下来探讨一下其中“瑟瑟”二字的含义。

很多人认为“瑟瑟”指的是碧绿色,因为江面本身呈现碧绿色。教科书中也常将“瑟瑟”注释为碧绿色。这一解释背后的来源是什么呢?有观点认为,“瑟瑟”是波斯语中的(shishe)音译,代表宝石,后来用来指代碧绿色。宝石不仅有绿宝石,还有蓝宝石、红宝石等,为何一定要用宝石来指代绿色呢?这种解释的说服力显然不够。

如果我们从诗句的对称性来看,“瑟瑟”被解释为碧绿色是合理的。因为诗句后面提到“半江红”,所以前面的“半江瑟瑟”很可能也是描述颜色。某电视节目中也给出了“碧绿”作为答案。

我对此持有不同看法。如果“瑟瑟”真的代表碧绿,那么这与我们实际在江边看到的夕阳照射在江面上的场景不符。我们可以观察到红通的残阳之光和摇曳的波浪,但绝看不到碧绿色的江面。此时太阳已暗淡,湖面呈现的是黑灰色,而非绿色。

对于宝石的解释,我们可以查阅古代的词典。《正字通》和《伟略》都认为“瑟瑟”指的是珠类,而《通雅》则认为可能是一种宝石。那么,“瑟瑟”是否就是宝石所代表的碧绿色呢?

深入研究古代字典,我们发现“瑟瑟”的解释大致有三个方向:一是作为乐器瑟,《说文》中描述它是庖牺所作的弦乐,有五十根弦;二是表示严密缜密貌或众多貌,这与瑟的弦多、紧凑有关;三是与风声有关。

综合这些解释,我们可以得出,把瑟解释为乐器是一种广泛但不够精确的解释。如同稻米与粮食的关系,虽然稻米是粮食的一种,但并非所有粮食都是稻米。我们需要更深入地探讨瑟为何被命名为瑟的原因。从瑟的弦多且紧凑这一特点来看,“瑟瑟”可能与严密、缜密、众多有关。瑟发出的声音悲凉凄冷,因此“瑟瑟”也可能与这种声音有关。

除了“半江瑟瑟半江红”这句诗外,还有很多带有“瑟瑟”的诗句。这些诗句多数与秋风寒风、悲凉有关,也有形容雨点、流水、花、寒冷、冰、烟等的。如果仅从这些语境来看,“瑟瑟”与碧绿的意思似乎搭不上边。但是也有形容波浪的,这里的“瑟瑟”可能是形容细密的波浪,而非碧绿的颜色。例如,《次韵赵子野石城钩月图》中的“江平风轻波瑟瑟”,描述的是夜晚的江景,几乎不可能看到碧绿的江面。

“瑟瑟”的解释似乎陷入了一个循环论证的泥潭。当我们读到温庭均的《瑟瑟钗》时,“瑟瑟”似乎又可以表示碧绿的意思。“瑟瑟”的真正含义究竟是什么呢?或许这永远是一个未解之谜,留给后人继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