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苹果有没有一斤
近几年间,苹果一直在水果市场上占据着领先的地位。虽然价格相对于国产水果算是比较昂贵的,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的大型超市中,优质苹果的价格更是轻松突破十元每斤。现在正值苹果大面积上市的季节,据山东烟台的苹果种植户介绍,今年苹果的价格相比往年有所下滑,但依然维持在一个不错的水平。
从价格层面来看,苹果从农民手中到消费者手中之间的价格差距竟然高达一倍。这背后的原因其实并不复杂。虽然苹果是一种耐储存的水果,但在运输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磕碰损伤。苹果在采摘时可能看似没有问题,但存放两天后可能就会出问题,这无疑增加了苹果的销售成本。苹果从农民到消费者手中,至少要经过水果贩子和终端经销商两个环节,每个环节都会有损耗,也都需要盈利。即便近年过品牌打造,一些地区的苹果已经成为了“高端水果”,但如果售价达不到一定水平,就会显得“掉价”。
尽管今年的苹果价格较往年有所降低,且农民售价与消费者购买价之间存在较大差价,但当被问及是否对当前苹果价格满意时,种苹果的果农仍表示:“这个价格可以。”
种植苹果的收入是种庄稼的好几倍。即使苹果价格有所下降,一亩地依然能够带来约一万元的毛收入。在扣除各项支出后,一亩地还能剩下约五千元的纯利润。相比之下,种植小麦或玉米的收入则显得微不足道。
其他水果的价格下跌更为严重。虽然苹果的价格从往年的六元降至四点五元,但跌幅并不算大。许多其他水果的价格跌幅更大,例如烟台主打的樱桃,往年春季上市时最贵可卖至一百四十元一斤,而今年最贵的价格才八十元一斤,价格几乎被砍半。而且还有许多水果面临滞销的问题,相比之下,苹果的收购需求仍然旺盛,销路无忧。
今年的气候状况较好,种植投入相对较低。苹果对水分的要求较高,干旱天气容易导致病虫害增多,从而增加投入。今年整体气候理想,既无干旱也无洪涝,使得苹果种植投入减少的同时产量更高。即使单价有所下降,但对农民的收益影响并不大。
农民是比较容易满足的。只要种地能赚到钱,他们愿意继续种地。并非所有人都喜爱出门打工,毕竟种地相对自由且算是自己的事业。只有在种地无法满足家庭开支的情况下,农民才会选择走上打工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