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135编辑器粘贴不了文字
近期微博上热议的话题什么食物一吃就让人感觉快要过年了引发了广泛关注。
大家的回答五花八门,有人提到汤圆、炸糕、饺子和米花糖。但如果问起成都人,十个中有八个可能会告诉你:那必须是香肠。
每到过年时节,成都的每家每户都会灌制香肠,将其挂在阳台上风干。这一情景已经成为新年的象征,红彤彤的香肠与新年的红火相得益彰。空气中弥漫的香肠香味,成为新年走亲访友、辞旧迎新的完美背景。
谈到的香肠历史,可谓源远流长,虽然无法确切地确定其起始时间,但据说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早在北朝时期(公元 420-589 年),就已出现了关于香肠配方的记载。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香肠是过年时最珍贵的佳肴。在四川制作腊肠是一项重要的家庭活动,虽然过程看似简单,但手工制作却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选好时间,购买好原材料,将肉和调料混合制成馅料,灌入肠衣,然后风干、晾晒、烘烤,每一步都不能马虎。而且,香肠挂起后还需要有人,以防被猫抓或鸟啄。
在成都这个美食之都,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独特香肠的制作方法。选肉时,有人偏爱肥瘦相间的后腿肉,有人则喜欢更有嚼劲的前腿肉;在制作方式上,有人选择一站式服务,有人则使用自家秘制调料进行半加工。而对于那些家中有着独特香肠制作技艺的人,他们制作的香肠是独一无二的,无法用金钱购买。
在调味的搭配上,每个人的口味也有所不同,有人喜欢麻辣的,有人喜欢鲜香的,还有人会在其中加入蒜香以示家族特色。而在食用方式方面,有的人喜欢将香肠切成片状,有的人则喜欢将其与其他食物搭配食用。
随着猪肉价格的上涨,今年的香肠制作成本也随之增加,但成都的香肠旺季仍然如期而至。在成都著名的一条街——新开寺街,早已挂满了香肠。等不及的市民甚至提前在10月份就开始定制。成都的某个餐馆更是凭借满走廊的香肠和腊肉成为了人们的“最土豪长廊”。
《舌尖上的》中曾这样形容腊味:“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而在成都人的新年里,没有香肠的宴席是不完整的。对于成都的孩子们来说,过年最期待的事情之一就是吃香肠。他们记忆中的香肠味道最佳的时刻,或许是刚切出来还未上桌时,偷偷品尝的那一刹那。
香肠不仅是成都人过年必备的年货,也是他们向外展示家乡文化的一种载体。与外地同事分享时,总会收到对方每年追讨香肠的请求。对于离家在外的成都人来说,过年时最期待的就是收到家人寄来的香肠。今年你家灌香肠了吗?来分享一下你记忆中的年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