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千字科普:焉知鱼之乐讽刺了什么(详细资料介绍)


丹凤千字科普:焉知鱼之乐讽刺了什么(详细资料介绍)  

中新网北京4月1日电 (记者 孙自法) 对于古人的哲学命题“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在当代科学家眼里还有更深入的探讨。我们不禁要提出一个问题,子非鱼焉知鱼会不会做加减法呢?最新一项研究给出了答案。

来自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科学报告》的最新论文揭示,斑马拟丽鱼(一种慈鲷鱼)和魟鱼具备加减法的计算能力,能够进行一位数的加减运算,范围在数字1到5之内。这一发现展示了这些鱼类的算术能力与脊椎动物及无脊椎动物的算术能力处于同一水平。

论文的通讯作者,德国波恩大学的维拉施卢塞尔及其同事对8条斑马拟丽鱼和8条珍珠魟进行了实验。实验中,研究人员首先向这些鱼展示带有蓝色或图形的卡片,代表加法或减法。接着,提供两扇门供它们选择,其中一扇门内的卡片上的图形数量是正确的答案。例如,给一条鱼展示三个蓝色图形的卡片,它需要在3的基础上加1,选择图形数量为4的门。成功选择正确门洞的鱼将可获得奖励。

魟鱼的实验装置包括:1)起始盒用于放置鱼;2)实验区是鱼的活动场所;3)闸门控制鱼的行进方向;4)带有展示图形的门供鱼选择;5)决定区是鱼做出选择的场所;6)图形选择卡记录鱼的选择。(论文作者供图,施普林格自然发布)。

研究发现,有6条斑马拟丽鱼和3条魟鱼通过训练掌握了颜色与运算的关联。平均而言,斑马拟丽鱼在28个回合后、魟鱼在68个回合后能够记住这种关系。鱼类在这类任务中的表现相当不错,但学习加法比减法更快一些,且斑马拟丽鱼个体差异较大。在加法测试中,斑马拟丽鱼的正确率为78%,而魟鱼的正确率为94%。在减法测试中,斑马拟丽鱼的正确率为69%,魟鱼为89%。

尽管推测计算能力对于这两种鱼类可能并不是至关重要的生存技能,但论文作者认为它可能有助于鱼类辨识其他个体,例如通过计数鱼身上的条纹或斑点。这项研究提示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和探讨鱼的认知能力和感知力。(完)

  丹凤千字科普:焉知鱼之乐讽刺了什么(详细资料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