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南辕北辙怎么写
演讲:杨牧荣(南山路小学二年级三班)分享
南辕北辙这一成语源自古老的寓言故事,它出自西汉·刘向的《战国策·魏策四》。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行动和目的相悖的情况,带有贬义。
文明历经五千年的沉淀,成语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比如孔融让梨、画龙点睛、拔苗助长等,每一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深邃的故事。骄兵必败、开卷有益、门庭若市等成语,更是我国智慧的结晶,言简意赅地传达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阅读成语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历史、明白事理、积累知识,还能获取优美的语言素材。这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是学习中文化的一种极佳途径。
为了向烟台的中小学生普及传统文化,让他们熟悉成语故事,大小新闻教育频道特别推出了“故事会•听烟台娃讲成语故事”栏目。我们希望孩子们能通过讲故事、听故事、读故事,让传统文化根植于心,发扬光大。在故事的世界里,孩子们可以潜移默化地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
投稿参与活动的小朋友们,需要自行选择成语故事,并由家长录制5分钟以内、大小不超过300M的小视频进行分享。为了避免版权纠纷,视频无需添加任何背景音乐及特效,也不可从网上下载素材进行剪辑。如需添加字幕,请选用黑体或宋体字体,避免使用任何特效。录制时,请注意服装大方得体,精神饱满,表达自然清晰,声音洪亮,掌握合适的讲述节奏。参与活动的少先队员需佩戴红领巾,团员则需佩戴团徽,团、队标志标识及少先队礼仪需规范准确。
(本演讲内容由刘岩负责整理编辑,高涵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