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的读音和释义怎么读
接下来我们深入学习《说文解字》课程,本节课的主题是关于“肉”部的五个汉字:肬、肒、腫、胅和脪。其中,“腫”在现代汉语中已经简化为常用的“肿”。我们本课的学习重点是“腫”。
一、肬。发音为yóu。根据《说文解字》,它的本义是身体上的小瘤子,也被称为赘生物。这个字的含义和疣相近,即一种由病毒感染引发的皮肤病。在古典文献中,它被描述为皮上高出如丘陵一般的病状。《灵枢经》和《荀子》中也有相关论述,形容某些人学的知识尚不足,却自满自足地想要教导他人。
二、肒。读huàn。它的含义是手搔皮肉生成的疮。《说文解字》解释为从肉,声如丸。王筠的《说文句读》对此有进一步的解释。
三、腫(肿)。读zhǒng。《说文解字》定义为痈,也就是毒疮。然而肿的本义在现代汉语中已发生改变,它开始表示皮肤浮胀或肌肉肿胀等含义。肿还有其他引申义,如头部胀痛或身体某部位的突出肿胀。《后汉书》中就有体生疮肿的描述。
四、胅。发音为dié。《说文解字》解释为骨肉突出。段玉裁在注释中详细说明了这一点。胅还指。
五、脪。这个字的发音有两个:一是xìn,表示伤口愈合时新肉略微突出;二是chī,出自《广韵》,意为畜水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