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可以在睡觉吗
这个“年”的节气,背后有着一个关于名为“年”的怪兽的传说。这个怪兽头长触角,尖牙利齿,目露凶光,凶猛异常,每到除夕就会出来吞噬牲畜并伤害人命。人们发现年兽害怕红色、火光和响声,于是开始贴红纸、挂红灯笼、放鞭炮以驱赶年兽。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年的习俗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虽然我对这个传说一直持怀疑态度,认为它可能并不真实。但我却相信,“年”的出现一定与阴历的出现有关,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夏商时代。那时的人们根据月亮圆缺的规律,创造了月份的概念,再结合寒暑的变化规律,把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随着历史的发展,“年”这个概念在西汉时期被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至今。
“年”是一个新的起点,代表着万象更新。随着文明的不断发展,这个文化符号逐渐深入人心,遍布大地,还传播到了周边各国。在宋代,新年被称为正旦,间的互相拜年称为“贺正旦”。如今,在我们永登西山地区,拜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
西山人的拜年习俗独特而精致。从腊月开始,人们就开始制作鏊子烤的荷叶馍作为拜年礼品。这种馍水分少、易保存、易携带、不易霉变,因此成为拜年的常见礼品。为了制作精美的荷叶馍,通常需要邻里之间的女性互相帮助,共同完成每一个工序。做好的发面坯放在鏊子里烤制,一天时间就可以完成四五家的馍。
拜年时,亲戚之间会带上一定数量的荷叶馍作为礼物。带去的数量通常为五个、八个或最多十个。拜年时,装荷叶馍的兜子是要带回的,所以要把馍放在亲戚家的桌子上展示。西山人的拜年还暗磕头的意思。在长辈到小辈家拜年时,这一层意思就被弱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