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核算的六个步骤分录
制造费用是企业各生产单位为和管理生产而产生的各种间接费用,涵盖了工资和福利、折旧、修理、办公、水电、物料消耗、劳动保护、租赁、保险、排污等费用以及其他制造费用。这些费用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为了准确核算成本,企业会对生产车间产生的制造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这些制造费用按照其用途和发生地点,通过“制造费用”科目进行记录。根据企业的需要,“制造费用”科目可以按生产车间设立明细账,并按照费用项目分类,以便进行更精确的核算。
当制造费用发生时,会根据支出项目等凭证记入“制造费用”科目及其相关科目。而像材料、工资和折旧等费用,会在每月结束时,根据各种费用分配表进行汇总编制后记入。所有记录在“制造费用”科目借方的费用,在每月结束时都会全部转入“生产成本”科目,反映产品的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科目在正常情况下是没有余额的。
如果企业内部的车间只生产一种产品,其制造费用可以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如果车间生产多种产品,就需要采用合理的方法来分配制造费用,以确保各种产品的成本准确性。
分配制造费用到产品成本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根据实际人工工时、定额人工工时、机器加工工时和直接人工费用等进行比例分配。为了在各产品间公平分配制造费用,企业需要计算一个分配率。
制造费用的分配率是这样计算的:将制造费用总额除以各种产品的实际人工工时之和(或其他标准,如定额人工工时或机器加工工时)。例如,甲企业有ABC三种产品,2月份发生了50000元的制造费用,按照实际人工工时分配,如果A产品的实际人工工时为60000小时,B产品为30000小时,C产品为10000小时,那么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分配:
制造费用分配率 = 50000元 / (60000小时+30000小时+10000小时) = 0.5
然后,根据每个产品的实际人工工时乘以分配率,就可以得出每个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
完成制造费用的分配后,企业会进行会计处理,将分配的费用转入“生产成本”科目,同时贷记“制造费用”。这些分配到产品中的制造费用将反映在各自的产品成本计算单中。大部分制造费用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间接费用,企业会制定计划进行控制。通过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企业可以反映和监督各项制造费用的执行情况,确保制造费用及时准确地计入产品成本。
简而言之,企业采用一定的方法对制造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将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转移到产品成本中。这些分配方法包括根据实际人工工时、定额人工工时等进行比例分配。我是智融聊管理,欢迎大家持续关注财经话题。2022年3月17日。